外资代表何逸舟:现场观礼九三阅兵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的底气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李萍 陆云红/文 张啸威/图
09-03 17:20
摘要

何逸舟向记者畅谈了自己在天安门广场的现场感受以及今后参与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与深圳合作的计划。

“非常激动、非常震撼、非常骄傲!”9月3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兼职副会长,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逸舟在现场观摩完阅兵仪式后仍难掩激动,他向记者畅谈了自己在天安门广场的现场感受以及今后参与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与深圳合作的计划。

“更看好中国,投资中国!”

记者: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受邀出席此次活动的心情是怎样的?

何逸舟:能够作为一名外资企业的代表,在天安门现场观摩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振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欢迎与重视。

对澳大利亚资本投资公司而言,这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是对我们近三十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充分肯定。这份认可,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将继续激励我们持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观摩盛大的阅兵仪式,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何逸舟: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在我看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始终都有着“强而不霸”的文化底色。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观看阅兵,我深切感受到的是,民族自强的雄厚底气和捍卫社会经济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澎湃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全面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这也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能够长期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我们将更加积极和坚定地看好中国、投资中国。

“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和优势产能走向全球”

记者:您刚履新就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兼职副会长,您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跨国公司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何逸舟: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浪潮正在对全球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则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回应这些“脱钩断链”的杂音,为国际经贸合作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

作为中国外资协会的副会长,我一直在倡导,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就越要把难的事情做成,跨国公司应该要坚定信心,发挥跨区域布局的优势,主动来承担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责任。

许多跨国公司已经深耕中国多年,对中国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在这些跨国企业中任职的中国高管们,更能敏锐地捕捉中外在认知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填补这些差异,充当中外沟通的桥梁,让世界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

记者: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您对中国市场怎么看?未来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深耕中国市场有哪些战略方向和规划吗?

何逸舟:我对中澳经贸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两国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天然互补,在绿色经济、数字科技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市场始终是我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活动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社会经济长治久安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积极寻求与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合作。我们特别关注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升级机遇,相信这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除直接投资外,我们也会积极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和优势产能走向全球。

“深圳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

记者:您聚焦于中国的新经济和高科技领域,投资领域与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发展高度契合。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有和深圳企业开展合作吗?

何逸舟:深圳这座城市令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包容、创新、活力、高效,可以说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楷模和榜样。这得益于深圳在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深圳企业家们的持续创新和奋斗精神。目前,我们已与华为、大疆、传音等深圳企业在通信技术、智慧城市、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建立了深入合作。深圳完善的产业链与创新生态系统,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我们将持续关注深圳的发展,并在适当时机推进更多与深圳的合作。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甘霖 万晖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李萍 陆云红/文 张啸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