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秒变直播网红,这个课堂有点萌

读特记者 韩文嘉 文/图
2017-07-19 11:04
摘要

老师是对课堂施魔法的“魔法师”据了解,2017上半年参与该公益项目名特优教师达120名,直播开播5个月以来已经直播的课程有近百节,宣传片阅读量一万多人次,线下参与辅导的人次近两千人(线下人数进行控制),观看直播和录播点击量十多万次。

在深圳,有这么一个学校,课堂是“直播间”,上课的老师们叫做“魔法师”,只要在家,就可以参与到名师们讲授的课堂上,还可以与老师们在直播里互动……这就是“丑小鸭魔法共享学校”。

把“直播间”带到支教课堂

由深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联合主办的“丑小鸭魔法共享学校”2017年上半年总结表彰会暨新学期课程建设研讨会日前举行,评选出了“爱心义工服务奖”、“最有爱心课程”、“最佳课程设计”奖、“最佳直播间设计奖”、“最受欢迎课程”等奖项。

“丑小鸭魔法共享学校”诞生于2017年1月12日,由“丑小鸭魔法共享室”和全国“共享名师”组成。目前是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指导下的公益项目。这一项目也是中国首个民间发起,以名特优教师为主播主体的互联网共享教学形式,以单项直播、多屏互动直播、点播为主的真实教学场景。

这一共享学校由福民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项阳一手创立,她联合了来自深圳乃至全国的“名特优”教师,对全球公开直播,希望利用现在当红的“直播平台”,以教育信息化手段,打破地域、时间限制,使优质学校和师资发挥最大的辐射作用,助推均衡教育,从而促进国家教育的均衡化和国际化发展。

共享学校的发起人项阳校长。

最早项阳是在自己所在的福民小学进行“直播”的尝试,很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很多家长通过直播能看到自己的小孩在课堂上的情况,这让他们很感兴趣。”项阳从而想到,自己可以让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地区的老师也加入直播的行列中,集合教育界的专家进行权威发声。目前正在江西于都参加“蓝粉笔”公益培训计划的项阳,还把直播的设备带到了于都实验学校和于都二中,在支教的课堂进行直播。


老师是对课堂施魔法的“魔法师”

据了解,2017上半年参与该公益项目名特优教师达120名,直播开播5个月以来已经直播的课程有近百节,宣传片阅读量一万多人次,线下参与辅导的人次近两千人(线下人数进行控制),观看直播和录播点击量十多万次。

“让教育变得有趣、好玩、有意义”是丑小鸭魔法共享学校的理念。“来到我们这里的都不是普通的老师,而是魔法师——有魔法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是有魔力的课堂。正如我们这个共享学校的名字‘丑小鸭’,‘丑小鸭’的故事就是孩子在成长中被唤醒的过程。”项阳说。

在这个共享学校里,主要由深圳与江苏名特优公办教师担任“主播”。项阳介绍,她招募的这些“魔法师”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要有爱心,能够在休息时间做这项公益活动,要懂得分享、共享,还要适应直播课堂的要求。

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进行直播。

在直播课堂上,授课的“魔法师”需要自己架好直播设备,摆好镜头,还要适应与平时不一样的讲课要求。“直播课堂和传统课堂不太一样。老师们首先不仅要面对线下、还要面对线上的孩子,在与场内孩子的互动时,心中还要装着场外的孩子,要让场外的孩子能清晰观测到。”项阳告诉记者,此外,还要考虑课件什么时候播放,让手机端的用户看到的是课件还是现场等等。此外,一节课也不能太长,要保持课堂的吸引力。


 打造中国版的“可汗学院”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全球直播时代,直播下的教育有了新的意义,它可以属于乡村、属于城市,属于全世界的儿童。”项阳说,希望通过直播,突破教育不均衡的种种限制,唤醒千千万万儿童的自我教育。

起步不久的丑小鸭魔法学校已受到了众多关注,前不久刚获得了“四点半学校”授牌,并得到了市关爱办的资助。“丑小鸭魔法学校让我想起了为全世界提供免费教育的‘可汗学院’,这可能是‘可汗学院’的中国版。”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陈励说。而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杨春生认为,这所创新型的共享学校就建立的新“太阳系”,每个名师如同有活力的恒星一样,在这个平台上持续发挥着公益引领作用。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