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7月18日发文,透过商业本质看无人零售能否赚钱。称一周两起融资案例,数只概念股涨停,互联网巨头进驻,无人零售在7月初刮起了一阵旋风,把人们预期和公司的估值吹到天上去了。利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解决了便利店和超市的销售、结账环节,乍一看,新鲜好玩,像是消费升级干的事情。然而,细心揣摩,当前新开业的几家无人便利店的模式和商品,实际上接近早已风行的无人售货机,并非新鲜之物。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无人零售能否赚钱,需要回归线下零售业的三个本质问题:好的客户体验、差异化的商品和高效的库存管理。目前的无人便利店在商品上与普通的便利店无差,倘若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开来,人们的新鲜感一过,最终还得回归到商品上来,无人便利店的竞争地位是否还存在是个问号。
一、宏观面
1、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专家认为,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巩固,宏观政策将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整将带来经济向下的压力,但制造业投资有望对冲房地产的影响。同时,下半年基建投资力度有较大概率比上半年更大。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未来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2、银监会: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等乱象。7月17日上午,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3、2017年作为国企改革见效年,无论是央企层面、还是地方国企改革进程,都在朝着纵深方向推进。“总的来说,上半年各地在推进国企改革方面,无论是速度、力度、广度还是深度,均已明显提速,并呈现出与央企改革步调一致的特征。”
4、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楼市去库存效果显著。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19.3%。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
5、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明日前透露,服中心将从三方面完善持股行权这项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中小投资者维权。下一步,投服中心将聘请专家和专业人士,组成持股行权的专家委员会,并制定相应的持股行权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二、中观面
1、创业板各公司2017年中报业绩预告悉数亮相,板块业绩整体向好,但整体盈利水平有所回落。期内,逾180家公司净利下滑,占比近三成。7月17日晚间,创业板公司中恒通科技、康泰生物率先披露半年报。从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并表仍是创业板业绩的“重要参数”,与此同时,并购降温带来的连锁效应明显。
2、年初以来,生物医药企业IPO迎来爆发期,平均每十天就有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此外,也有不少企业退而求其次,选择“弯道超车”,借壳上市、并购重组成为重要选项。VC/PE则是这波上市浪潮最直接的受益人之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持有多年的股权终于得以退出。与以往不同,VC/PE重金加码的背后,是投资周期缩短和投资业态的改变。
3、周一,A股市场意外遭遇近几个月以来少见的较大幅度杀跌。不过,在中小创遭遇重挫的同时,银行股依旧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强势。对于目前市场的整体运行格局,周一多家私募基金仍然表示对低估值大蓝筹板块的普遍认可。而在小盘成长股方面,主流私募在表示继续看好龙头个股的同时,仍然预期个股的分化还将持续。
4、在按揭贷款成本一路高企、市场交易量大幅下跌的同时,房贷的投放节奏在今年上半年呈现出紧平衡的趋势。这一情况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尤为突出,房贷贷款增速明显回落。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北京、上海、深圳上半年的个人购房贷款仅投放了其2016年全年的30%左右。业内人士认为,按照银行放贷规律,年底时银行信贷额度会紧张,预计下半年房贷额度会更加紧张。
5、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起境外并购109起,案例数同比增长68%,涉及交易金额在千亿元级别,同比增长约一成。在并购案例显著增多的同时,并购进程却有所放缓,因此,完成并购或宣告失败的案例数量反呈减少之势。在并购专家看来,上市公司的境外并购整体上正从前两年的非理性状态逐渐回归理性,未来围绕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境外并购案例会越来越多。
三、微观面
1、直击乐视网股东大会,孙宏斌:“新乐视网”资金不是问题。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