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布吉“龙岭案例”: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龙岗先锋微信公众号
2020-06-15 10:22
摘要

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一、工作背景

布吉街道龙岭社区辖区面积0.32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52万人,人员密集、流动性强。龙岭社区偏居布吉街道最繁华的老街片区一隅,是典型的城中村、城市“洼地”,片区“握手楼”鳞次栉比、巷道狭窄局促,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环境脏乱差、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欠缺等城市短板汇集于一身。

社区主干道龙岭路,长约1500米,道路两侧分布街道党建服务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关工委、颐养院、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龙岗区图书馆龙岭分馆、龙岭学校、南部战区75841部队、瑞宁物业等驻社区公共单位和企业和商铺约110家。业态丰富,社会治理“三共”要素较为齐全,有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

为改变辖区面貌,龙岭社区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辖区政府部门、学校、部队、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美好生活,龙岭花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示范街建设,深入探索和实践多元共建、协同共治的“枫桥模式”。以打造14个社会化、生活化、常态化、长效化共建共治共享示范点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民生基础“硬环境”和社区居民服务“软环境”,辖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逐渐呈现道清巷洁墙美、人文气息浓郁、安全稳定和谐的宜居家园气象。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

坚持党委全面领导,有效推进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群众职责,健全完善社区、小区、行业党组织三级工作架构,以党建促社建带群建,打造“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模式。

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居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建互融、协同推动社区治理。在社区党委统筹领导下,以资源、服务、项目下沉的方式,把党建延伸到治理工作末梢,深化资源共享,建立“基层党建+好项目”服务供给模式,充分发挥驻社区机关、医院、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资源优势,撬动参与社区社会治理,携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坚持政府主导,打造品质人文社区

抓牢社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筑消防、文体活动、环境卫生、治安维稳、文明素质、志愿服务和公共秩序等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环境。

开展城中村综合整治,实施“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文化”“五化”工程,打造品质物管,着力解决居民活动难、停车难等痛点和短板问题,提升家园社区硬环境。

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建立便民服务体系,形成社区大数据中心,通过APP平台,可以查询、推荐社区资讯、社区服务、社区交通、社区及周边美食、旅游景点等便民信息。整合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可进行生活缴费,方便居民生活,建立社区立体服务体系。

依托关工委、老干活动中心深度联动学校和社区,在青少年群体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授日常生活实用技能、国粹传承等内容。

(三)坚持社会协同,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引导医疗资源,协同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为社区及周边居民提供便民医养项目,为辖区养老院提供公益便捷的“医护+养生+保健”医养服务,社区协同群团组织,加入义工元素,协助医院提升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

社校资源全面共享,社区党委协同辖区龙岭学校融合开展社校共建,依托学校设立“龙岭文化大讲堂”,拓展居民和青少年文化视野、提升道德情操,为辖区居民带来近在家门口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和场地福利。

协同爱心商家,以“公益+环保+安全我先行”理念,协力营造“公益环保安全爱心守护商圈”,建立“付出∙积累∙回报”机制,引导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邻里互助”的社区自治共治意识,并已形成社区氛围和居民日常习惯。

(四)坚持公众参与,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注重德治,组织居民集中学习国学文化、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等项目,全面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龙岭”“文明家风”系列活动,深化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明建设意识,以道德文化提升,减少社区矛盾、邻里纠纷,营造知书达理、文明和谐社区氛围。

实施“社区达人能人热心人共建人开发项目”,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引导、鼓励、依托社区共建人共同开发共建点。

开展“清洁布吉·出彩龙岭”活动,在共建街营造多方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的氛围。

(五)坚持法治保障,编制“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清单

结合治理实践,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深圳市相关条例为依据,划分十类共建共治主体,明确各类共建共治主体的共建方式、共建责任、共建内容和共建规则,编制完成《“美好生活·龙岭花开”龙岭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共建责任清单》《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指引(以布吉街道龙岭社区为例)》两个制度化文本。形成有提炼、有总结,可观摩、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方便直接、清晰明确的法治化工作指引。形成“依法共建、依理共建、依情共建”社会治理龙岭特色,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三、工作成效

自开展“美好生活,龙岭花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示范街创建工作以来,龙岭社区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党建核心引领能力由侧重管理向全面增强转变;二是基层政权由“单枪匹马”疲于应对向“联合作战”、服务管理游刃有余转变;三是民生保障由政府单一提供到社会多元供给转变;四是参与主体由“关门闭户,不相往来”向多元参与、广泛融合、志愿协同转变;五是社区环境由“脏、乱、差”向“洁、静、美”转变;六是社区由文体“洼地”向品质“高地”转变。2017-2019年社区连续三年实现“枫桥经验”核心要求:矛盾不出辖区、矛盾就地解决、矛盾不上交。

四、工作启示

⏩ 一是改进基层党建形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治理创新要求。以党建带群建促治理,社区党委创新实施“党员志愿者+”系列活动计划,形成党员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群众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完整回路,实现了党建、群建、治理统筹联动、相互助攻、同步提高。⏩ 二是创新治理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营造和谐平安社区。2018年,社区党委牵头组织本土力量,联动“两委”班子成员、派出所民警、驻社区律师、社区楼栋长、网格员、物业管理处、辖区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区达人、热心居民、志愿者创建社会治理重点领域融合型服务平台——“龙岭社区纠纷调解安全守护联盟会”,整合发挥社区内外各方优势力量,加强对社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开展社区宣传倡导、参与社区纠纷调解和公共安全巡查守护、应急处置等,有效维护社区家园和谐安定。⏩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枫桥式”基层治理蕴意。龙岭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示范街创建一年多来,14个共建点惠及辖区居民并辐射辖区外群众2万余人次普遍受益,受益时长累计4万小时(2万×2小时/人均),培育本土基层治理能人、达人、热心人等社区骨干229名,接待外区(地)各级各类参访取经人员12批520余人次。为居民和群众带来基本不出街就可以解决矛盾纠纷调解、安全保障、入托入学、养老看病、文体娱乐、购物饮食、宜居互助等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

编辑 柳春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