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麦秆画、中国结、捏面人……6月13日,罗湖区文化馆二楼大厅“变身”非遗项目的展示厅和体验厅,在主播的现场直播介绍解说下,线下的网友们和活动现场的观众一起体验了一回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的乐趣。
据了解,当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根据国家、省、市文化局的安排部署,为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普及非遗知识、内涵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人民美好生活增色添彩,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罗湖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罗湖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的“一半山水一半城,非遗传承健康行——2020年罗湖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这里举行。
当日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有“平乐郭氏正骨法--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义诊体验、免费体检活动”、“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亲子活动”、“云端非遗知识有奖问答”等等。活动邀请各位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展示捏面人、剪纸、手工编织、脸谱绘画、麦秆画等传统手工技艺,并举办家庭亲子活动,由云端答题获奖家庭现场体验,并对优秀作品发放奖状。
1在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筋伤科副主任医师陈汴生讲述颈椎病防治健康知识,并当场为市民义诊体验,引发市民踊跃参与。不少陈汴生的粉丝患者还专程赶来。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汴生展示颈椎保健操
读特记者现场了解到,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切实增强社区居民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能力和意识,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同时通过搜集的各项数据形成统一的自然人群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推广应用平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与“石氏伤科”传承单位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携手开展“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免费检测活动,凡是在深连续居住满5年的常住居民,以及女性45岁≤年龄<80岁,男性50岁≤年龄<80岁者均可扫描二维码,于每月第二周和第三周的周六上午到罗湖文化馆享受其提供的价值600元的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为参与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开展身高、体重、血压、中医体质检测(问卷形式)、骨密度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等免费检测。
深圳市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着罗湖区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罗湖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丁振远介绍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系列活动,旨在传播非遗弘扬民族文化,让那些平时“养在深闺”的非遗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全面展现罗湖区非遗文化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气象。“此次活动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罗湖非遗’抖音号进行现场直播,一方面是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减少人群聚集。此外也扩大传播力,可以让更多喜爱传统文化的朋友在云端观看活动内容。”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