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基因测序龙头企业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正式敲钟上市,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2001家上市公司。本次华大基因募集资金总额为5.47亿元,将用于仪器设备升级及研发中心的投入。华大基因表示,期望最终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能在常规诊疗中享受基因科技产业化成果的“人人服务”体系。
深交所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
在上市仪式现场,华大基因员工代表、“特别”用户以及关爱罕见病和残障群体的代表一起敲响上市宝钟,宣布华大基因成功登陆中国资本市场。
“华大的目标是把基因相关的重大疾病永远存封在历史的档案中。”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表示,多年来,华大基因已经为数以万计的罕见病群体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千万家庭受益。未来也将继续推动基因科技的突破、创新以及普及,让更多人受惠。汪建更许下承诺,“至少五年内个人不减持华大股票”。
公司首席执行官尹烨也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经过讨论决定,我们每年义务捐助一种罕见病,全球永久免费。”
据深交所介绍,随着华大基因的加入,深交所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总市值近23万亿元。且近两年,深市先后有一批像华大基因一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上市登陆,新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2016年,中小板86家新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1.51亿元、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6%、11.89%;创业板157家新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0.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2%、17.18%。新股业绩增长幅度高于A股全市场营业收入、净利润8.54%、8.76%的增长水平。此外,新公司科技含量高。据统计,83%的新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45%的新公司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布局全产业链业绩表现亮眼
今年4月,首款量产的国产基因测序仪BGISEQ-500顺利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并公开发布,这款来自华大的测序仪,标志其在高端基因测序技术的源头创新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打破国外垄断。
要知道,华大基因以前从美国进口测序仪,当华大的基因测序能力跃居全球第一后,美国供应商则将其视为对手,开出天价保修合同,并限制购置新型测序仪,华大基因的发展犹如被扼住了咽喉。
3年来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华大持续获得关键技术和核心应用的自主知识产权。当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桌面型高通量测序系统BGISEQ-500发布后,引起业界一片惊呼,因其产品性能、通量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测序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此外,华大在中下游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并在无创产检、PGS/PGD、肿瘤诊断及治疗、伴随诊断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正是由于华大全产业链布局,并取得领先优势后,在华大上市时,汪建才有底气和霸气讲道:“我们从来不是之一,老大就是老大,华大就是老大。”
目前,华大基因在国内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临床检验中心,并设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生育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是华大基因的重点战略业务板块,也是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14年至2016年间,生育健康类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5.68亿元、9.29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1.43%。迄今,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类业务检测样本累积总量超过300万例。
华大目标:“市值也是全球领先”
华大基因发行后总股本为40010万股,发行价为13.64元。上市首日,华大基因以19.64元收盘,涨幅超40%,总市值达78亿。华大基因上市前,多个机构对公司给出了比较高的目标价,最高达到90多元。按目前股价计算,持有华大基因股份13007.25万股的汪建身家25.5亿元。
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尹烨表示,华大是全世界领先的基因行业的龙头公司,在市值上同样能成为领先的公司之一。
近年全球基因组学应用行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科研、医疗卫生机构和普通民众对基因测序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据BCCResearch预计,基因测序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受益于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和对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华大基因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从2014年度的11.32亿元提升到2016年度的17.11亿元,净利润从2014年度的5,852.98万元提升至2016年度的3.50亿元。
随着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成本逐步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高危产妇、部分富裕人群走向低危产妇、普通收入人群。据海通证券分析师分析,2016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行业收入增速高达50%,预计2017年将会保持高增长率。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长,行业发展空间广阔,预计生育健康类业务将继续带动华大基因持续业务营收增长,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编辑 王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