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鹅联合产学研商发布《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

丁薇
2021-10-13 15:49
摘要

推动鸡蛋产业品质升级

10月12日,中国可生食鸡蛋标准峰会暨《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由产、学、研、商共同参与制定的《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此次《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制定及发布,由黄天鹅主导发起,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立项并制定标准,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人民文旅、京东、盒马等多方联合参与制定。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严俊教授对团体标准进行解读。与会嘉宾代表和行业专家举行了圆桌论坛,就《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对行业的影响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严俊教授对《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进行了专业解读。他表示,此次团体标准由产(生产企业)、学(学术机构)、研(研究机构)、商(零售渠道)共同参与制定,经过国内蛋品行业专家严格审定,团体标准远高于目前的国标要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杨严俊指出,《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是涵盖蛋鸡养殖生产8大环节、24个关键控制点的一整套高技术含量的完整管理体系。

该团体标准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针对最常见且最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做了严格要求。其主要表现为对养殖及初加工全环节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在目前的国标中对此并无要求。此外,该标准还以远高于国家要求的频次要求相关上下游生产进行企业沙门氏菌的自检及外部专业机构检测。

另外,在污染物检测指标上,团体标准新增无机砷、铬2项国标未作要求的指标,铅、六六六、滴滴涕3项指标要求均高于国标一倍;在微生物及致病菌检测方面,该标准新增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项国标未作要求的指标,且菌落总数限量要求高于国标400倍。同时,该团体标准对鸡蛋新鲜度做出了最高等级AA级的要求,即哈夫单位值≥72,并首次明确鸡蛋可生食期范围。杨严俊表示,“《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所代表的技术水准,已达到与日本可生食鸡蛋同等水平,相信未来将做得更好。”

作为《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的主要发起方,黄天鹅创始人冯斌分享了建立可生食鸡蛋标准的历程。黄天鹅创立之初即携手日本可生食鸡蛋之父加藤宏光博士,率先引进了日本可生食鸡蛋标准,并结合中国国情实现本土化落地,成功建立了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企业标准。

基于对更高品质标准的不懈追求,黄天鹅历时3年,投资8亿,建立起从鸡苗、饲料、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国内首个可生食鸡蛋全产业链。为了保障鸡苗的高标准,首创欧洲祖代风控标准建设种鸡基地,并在全国建立超550万羽规模的四大自有养殖基地,为了实现产品新鲜及时配送,在河北、广东、浙江三大经济圈布建蛋品分级中心,并在主流渠道推动建立全冷链系统。

冯斌在发布会表示,通过团体标准发布,将耗资8亿打造的可生食鸡蛋标准体系向全行业开放。对此冯斌坦言,“作为可生食鸡蛋品类的开创者,我们清楚如果没有标准,可生食鸡蛋极有可能被泛化,沦为一个营销概念,这对于消费者、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法律规范,来保护可生食鸡蛋这个新兴品类的健康发展,也希望更多中国蛋品企业参与并应用这个标准,共同推动蛋品行业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与会行业专家及机构代表对《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的应用及行业未来发展均寄予极大期望,如冯斌所言,“我们的初心是为中国消费者奉献世界级好蛋,这是从业者的愿望,也是产学研商共同的愿望,今天团体标准的面世,使得可生食鸡蛋标准从企业走出来,走到更广阔的应用,让每一个中国消费者都可以吃到世界级品质标准的好蛋品”。

编辑 丁薇

审核 玄伟东


(作者:丁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