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世峰是深圳市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研发采购办公室的一名经理,1983年入党,2015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今年5月4日一大早,他和公司其他5名党支部书记一道,拼车从观澜出发,前往市国资委党校参加培训。
关世峰所在的党支部是一个跨部门组建的党支部,覆盖200多名员工,共有党员76名。关世峰是带着期待来上课的。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务工作,党员流动性大,今天来明天走的情况也是有的,党员组织关系怎么处理?工作忙,党员参加支部活动不积极怎么办?担任支部书记两年来,关世峰心里积累了不少疑问。3天脱产培训,两天在线学习,这次全市性的党支部书记轮训活动,能否帮助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
让关世峰惊喜的是,这次培训带给他的收获远超期待。
添本领 应知应会内容“大扫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以重温入党誓词的形式开班。重温入党誓词、成立班委(临时党总支)、班级小组(临时党支部), 浓浓的“党味”,一下子让关世峰感到,此刻自己不再是业务工作的“关经理”,而是党务工作的“关书记”。
市委党校的老师,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党章党规党纪,做合格党员”。老师并不是打开PPT课件照本宣科,讲解内容有高度、有对比、成系统,“关同学”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
有实操经验的“老师”也来了。这些老师有的是组织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是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他们作“党支部工作实务”报告、“两新党建工作专题”讲座、“优秀党支部书记经验介绍”。剖析问题,分享经验,探讨对策,关世峰听得很解渴。接下来的班级小组推荐学员上台“打擂台”分享经验、组织生活会、情景模拟教学等也让人耳目一新。
如何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难题;如何处理“失联”党员的难题;如何争取企业主的支持;如何开展支部活动提高年轻党员的积极性……3天的集中培训,支部书记们在学习交流中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智慧钥匙。
剩下两天的在线学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层党建应知应会知识的教学不落窠臼,用图片、文字、动漫拍成的视频编制成一堂3到5分钟的微课,生动简洁一目了然。关世峰对这种授课方法由衷地点赞。
关世峰是深圳众多非公领域基层党支部书记中的一员。像他这样能够参加集中培训的党支部书记大约只有1500名。对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市委组织部作为主办方,协调安排老师,给大约700余名党支部书记送教上门,其余的分散在市外、国外的党支部书记们则进行了远程教育网上培训。
“有些支部书记讲工作讲业务头头是道,讲党的理论和党建工作却支支吾吾,甚至连一些基本规定都讲不清楚搞不明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谈起党支部书记现状时这样说。
为落实市委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市委组织部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培训全市各领域约2.3万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如此大规模对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在特区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加定力 明理不必问“度娘”
在2.3万名党支部书记中,来自非公企业的党支部书记是一支特殊队伍。像关世峰这样的支部书记在非公领域开展党务工作,与党政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有很大不同。
市非公党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非公企业的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的,与主营业务岗位的熟悉程度相比,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经常会出现“上百度问度娘”的情况。一些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读文件、放片子,党的组织生活与党员的实际需求相差较远,党支部对党员的吸引力不够。
67岁的罗湖区翠竹个体党支部书记虞尚正有着43年党龄。他认认真真地参加了培训,上课时不时用手机拍下老师的PPT课件。他告诉记者,如果党员觉得党支部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说明党支部书记工作做得不够。
“没把党支部搞出活力搞出名堂来,死气沉沉,大家肯定会觉得没意思。”说起搞活动,虞尚正的一大招数就是“一定要做点事”,具体地讲,就是做好事,为社会作奉献。
这位1982年来到深圳的工程兵,在“自己有房有车有公司”之后,热心于爱心活动,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向山区学童、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
作为党支部书记,虞尚正十分熟悉支部的13名党员。他说,做支部书记就是“要把好事让给别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样才能树立威信。让虞尚正特别高兴的是,自己的“老套路”并没有过时,在这次集中培训中得到了班上年轻支部书记们的肯定,认为虞尚正“姜是老的辣”。
“3天集中培训没有白学。”虞尚正告诉记者,老师们教授的知识和观点对自己很有帮助。现在社会发展快,媒体资讯发达,年轻人思想活跃,社会上各种“潮人”“达人”不少,有一些做法说法与党提倡的不一样,需要我们适时厘清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思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虞尚正说,参加了这种高水平的培训之后,以后做思想工作,心中更有底气。希望组织部门充分考虑基层党建的需要,每3年开展一次这样的培训,让支部书记保持“满格电量”。
提升战斗力 传帮带送来“定心丸”
让老同志满意的培训,能不能对得上年轻人的口味?
黄汉圳,深圳市潮汕商会党委下属一名党支部副书记。这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担任这一职务已经有两年时间。在这名25岁的年轻人心中,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代表着要承担责任。
黄汉圳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人得知他从事党建工作时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种进步。黄汉圳坦言,潮汕商会聚集着一批企业家,在他刚刚从事党建工作,面对这些比自己大很多的党员企业家时倍感压力山大,但他用自己的虚心、好学、勤勉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在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下,黄汉圳热心组织活动,与支部26名党员都十分熟悉,有的党员甚至还对他说,如果党支部活动经费较少,他们个人愿意捐款。
黄汉圳认为,开展党支部工作光有热情不够,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不但来自实践,也需要师傅领进门。非公党委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活动,对黄汉圳是一场及时雨。“富士康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刘忠先给我们讲党建的课,让我大开眼界。”在黄汉圳看来,富士康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师傅,走进富士康公司实地参观学习党建开展工作,让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更接地气。
“授课讲师团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培训,组建党建业务讲师库是核心要素之一。
完成2.3万名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谁来讲?谁能讲得好?除了党校老师这样的主力,市里还安排市区街道组织部门业务骨干拿出看家本领,又邀请市委各工委和国资委党委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火线支援”。除了要理论派,还要实战家,于是将各区各系统推荐的优秀党支部书记“收编”进讲师库。
从今年3月1日拉开序幕后,一批又一批的党支部书记,按照统一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开始标准化轮训。书记们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的课程有实招、有点拨,给力管用,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据了解,深圳党支部书记培训“动静”较大,引起了上级组织部门和驻深有关单位的关注,未来深圳的探索和师资资源或将发挥更大效应。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