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已至,龙华大浪社区工作站的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社区调解组长幸珍强和调解律师邹淋笑着说:“每天都像上战场,感觉这周我们发际线又向后移了不少,帅哥都快要熬成老爷子了。”就在过去的一周,他们成功调解了3宗疫情典型纠纷案件。
据了解,上周出租方陈某来到社区工作站称租户胡某已经拖欠了几个月的房租,要求与胡某解除租赁合同。
陈某作为一房东在2018年与胡某签订了一份房租租赁合同,把房屋出租给胡某运营,租期为6年。今年5月,陈某来到社区工作申请调解,要求与胡某解除房租合同。但是李某称其装修了房屋,需要陈某补偿20万装修款,否则不解除房租合同。陈某觉得装修补偿款过高,只愿意补偿12万,胡某不同意的话可让其把装修物品全部拆走,双方就此问题一直僵持不下。
“你以为我容易吗?我难道不想交钱给你吗?但疫情期间租客不交租,我拿什么交给你?”
“那我也不可能一直亏损,我作为出租方也不是开慈善机构,不用废话,立刻解除合同!”
调解期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多次在社区工作站发生争执,每每只能不欢而散。
6月2日,双方再次来到工作站调解,幸珍强根据《人民调解法》《合同法》等有关规定耐心规劝,采取背靠背调解法,找准调解的突破口,耐心地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分别就当事人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进行教育。经过调解,双方的怒火慢慢消除,最终达成和解,陈某出资人民币20万元回收胡某购买的71台热水器、71台空调、71张床。
疫情以来,劳资纠纷、租赁纠纷、合同纠纷在社区呈现井喷状态,社区疫情调解增长率比同期增长达到200%。为了应付疫情所带来的社会维稳压力,大浪街道司法所在疫情期间迅速组建战“疫”最强法律智囊团,编写疫情法律问答册子2300本,在418个测温点循环播放普法音频,发放8千余份依法抗“疫”告知书和张贴5千余份宣传海报,开展线上“疫情防控 与法同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升一线调解员的业务应对能力。目前,大浪街道司法所对各类租赁纠纷、劳资纠纷、管控冲突等提供法律咨询逾千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3宗,挽回人民群众经济损失144万余元。
编辑 周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