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最高美术殿堂,看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读特记者 李萍 文/图
2017-07-08 19:25

龙美术馆藏的陈衍宁油画作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  1972年

潘鹤1956年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汤小铭1972年创作的油画《永不休战》,关山月的《长城内外尽朝晖》、《俏不争春》……7月8日,国家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人潮涌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此开展。554件广东美术百年来的经典作品首次集结,向公众揭开面纱。这是广东省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全面总结广东美术百年历程的展览,很多珍贵作品更是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

本次大展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广东省美协、广东美术馆等单位承办,筹备了一年多时间。展览今天起在北京正式向公众开放,将于7月14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至23日结束。8月4日至9月5日将移师广东美术馆展出。

创新成为百年广东美术的核心精神

中华艺术宫藏的林风眠国画《莲花》  1960年

“本次大展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同时为党的百年大庆和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预热。”开展当天,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在展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潮起珠江,广东美术也与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历程紧密相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东美术工作者们在美术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奠定了广东美术在近现代中国美术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创新成为广东美术的核心精神。郑雁雄说,不断创新也是广东美术的历史使命,但创新不离其本,广东美术工作者们的创新是在高度审美自信和高度文化自信下的创新。他们坚承中华文脉,坚守艺术理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革故鼎新,为我国的美术繁荣乃至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精神财富。

大展总策划、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也表示,此次大展因而以“其命惟新”为主题,革新精神是广东美术生俱来的。广东美术家一百年来不断站在时代潮头,哪怕面对文化入侵也好、各种文化思潮影响也好,广东美术家都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融合外来文化,最终形成新的艺术样式、风格。广东美术家善于引领潮流,善于从时代、从生活中汲取创新元素,善于吸收外来成果,进行深度转化,富有前瞻性、创意性,总能创作出与时代相呼应的作品。

犹如开启一部激荡人心的“美的历程”,大展充分展示了广东美术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历程,展示了广东美术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努力,他们扎根岭南沃土,忠实记录社会沧桑巨变,用画笔记录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非凡历程,留下了不朽的经典杰作。

百年经典作品“大集结”成最大亮点

中国美术馆藏的司徒乔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1940年

本次大展精选广东美术百年来554件作品参展,分为“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弄潮擎旗——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等六个板块展出。

本次展览上,观众可以看到高剑父的《东战场上的烈焰》,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关山月的《绿色长城》、《长城内外尽朝晖》,黎雄才的《护林》,杨之光的《雪夜送饭》、《一辈子第一回》,潘鹤的《艰苦岁月》,林墉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广东美术的经典名作。

为了展现中国现代美术大师级人物林风眠的作品,主办方特别从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等处筹集到《青衣仕女》、《水上鱼鹰》等10余幅作品,展示林风眠将西方美学与民族审美融合,创造新绘画风格的艺术历程。

据主办方介绍,在作品选择上,大展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甄选作品。554件作品代表着广东艺术家、广东艺术工作者在美术探索过程中的思想变化痕迹,揭示着广东美术一百年来的重要变化过程。

中国美术馆藏的黎雄才国画《护林》  1959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术馆拿出91件(套)馆藏的广东美术家精品展出,部分精品多年未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人民大会堂、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也对本次展览鼎力相助。部分艺术家的家属和后人也积极响应,赖少其后人拿出了《月上雪更白》、《落日照荒城》。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以来的100年左右时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100年。在这百年之中,积贫积弱的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郑雁雄说,广东美术恰恰是见证、描绘这一伟大飞跃的历史缩影、时代先声。这100年,广东美术秉持“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使命,弘扬“革新、现实、兼容”的岭南美术精神,以海纳百川、兼容中外的姿态,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面向火热的社会生活、围绕人民大众审美需求,创作出大量富有时代标识意义的美术作品,哺育了大批美术人才、名家大师,筑就了一座座艺术高峰。

启迪画坛粤军再攀文艺高峰

中国美术馆馆藏潘鹤雕塑作品《艰苦岁月》  1956年

“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是本次大展的关键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西风东渐,风云激荡。最早对外开放的广东,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文化变革、艺术变革最为敏锐的地区。中国画的革新,正是从广东开始。

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中国油画之父”李铁夫,到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林风眠,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标杆式人物黄新波、古元、李桦,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关山月、黎雄才、潘鹤、杨之光等大家巨匠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美术老中青全方位大发展大繁荣……百年来,广东美术家勇立潮头、敢于创新,他们如璀璨星辰,闪烁于中国百年美术史的长河。

大展开幕前夕,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会特别评选出广东美术百年史上的21位已故大家,集中在中国美术馆圆厅进行展示,包括李铁夫、何香凝、高剑父、陈树人等。这21位已故广东美术大家,以创造性和思想性标示出时代的先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发展,他们的名字标举出一个时代的高度。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认为,回顾广东美术百年历程的另一个启示是,广东美术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传统,也接受了西方有益的元素,这是岭南画派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创新都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艺术还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凭空嫁接西方艺术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主办方表示,本次大展意在激励今天的艺术家,在致敬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对话经典中激发创作热情,在研究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再攀文艺高峰。

链接:

大展设置新媒体AR赏画

中国美术馆藏的汤小铭油画《永不休战》  1972

本次大展利用新媒体的展示方式、融合多种视听手段动态展现经典作品。据透露,展览现场将会对26位美术名家作品进行AR(增强现实)展示:观众通过手机扫描画作,就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画跃然纸上。为方便外地观众观看展览,本次大展还设有在线虚拟展馆,观众只要下载相关APP,即可浏览展出的作品。大展在现场还设有专门的文献展示区,展出近年出版的广东美术名家画册、文集。

本次大展还配套出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广东美术百年研究文选》《广东美术百年理论文集》《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选》,通过展览、图片,文献、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形象、系统展现广东美术百年的创作成果。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