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怎样减?少吃多动,还是不吃不动?网上各种方法漫天飞,到底该信哪一种?广东省营养学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营养医师孙岗指出,肥胖不仅是变美路上的绊脚石,更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帮凶"。如何有效减重,孙岗为市民开出一份饮食处方。
算算体质指数判断是否超重
近二十年来,我国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中国健康营养调查 ( CHNS ) 的数据显示,从 1993 年至 2009 年的 17 年间,成年人超重 / 肥胖的患病率从 13.4% 增加至 26.4%。
您是肥胖大军的一员吗?首先,了解一个基本概念——"体质指数" ( BMI ) ,即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身高 1.6m,体重 50kg,BMI 则为 50kg/1.6m2=19.53。
如果您是 BMI 大于等于 24 kg/m2,很遗憾,您即将成为重点"帮扶"对象。
▲ BMI 指数范围
减重对于改善亚健康状态真的是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 ( 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等 ) 的超重 / 肥胖者,即使只减轻体重的 3%~5%,也能有明确的健康获益。但建议在减重最初 6 个月内,减重目标定为 5%~10%。
减重不仅会对血压、甘油三酯、血糖有调节作用,也使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且在一定范围内,减重越多,获益越大。
"减重"这剂良药除了得到众多国际国内指南的认可,还对我们外貌的改善、自信心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
"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的六字真言。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处方,加上合理运动和坚持,窈窕淑女或是健硕型男指日可待。
这些减重膳食模式可以选择
1、限制能量平衡膳食(CRD)
适合人群:能接受适当长期节食、超重 / 肥胖或同时存在高脂血症的宝宝们。
关键词:少吃
具体的进食量因不同的年龄、性别、疾病史等等会有所差异,所以建议大家有需求的可以去营养科制作个性化的饮食处方。
CRD 食物搭配小贴士:
可以适当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类、虾类等海产、瘦肉、蛋类、奶类、豆类等;可以适当增加富含 n-3PUFA 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如沙丁鱼、鲑鱼、青鱼、鲭鱼等,或补充鱼油制剂;控制主食的量;增加蔬菜、水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豆类可增强 CRD 的减重效果;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和钙可增强 CRD 减重效果。
2、高蛋白膳食模式
适合人群:对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引起,即是吃的多消耗少引起的脂肪贮存)以及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
关键词:高蛋白
高蛋白膳食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提高每餐的蛋白质摄入,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以主食为主)和脂肪的摄入。
相比于正常蛋白膳食,该模式更有利于减轻体重以及改善血脂情况,并且有利于控制减重后体重的反弹。但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医嘱慎重选择该模式。
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包括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驼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海产类,如鱼、虾、蟹等。植物蛋白包括大豆类: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高;干果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螺旋藻。
3、轻断食模式
适合人群: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超重 / 肥胖人群。
关键词:间歇式断食
轻断食模式也称间歇式断食 5:2 模式,即 1 周内 5 天正常进食,其他 2 天(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 1/4 食量 ( 女性约 500 kcal/d,男性 600 kcal/d ) 的饮食模式。该膳食模式可以在控制体重的同时,通过代谢和炎症的改善间接增加对体重的控制而获益。
轻断食参考食谱:
食谱一:早餐:酸奶 160ml+ 半个馒头(25g);午餐:土豆泥(125g)或蒸红薯 ( 150g ) + 白菜(500g)+ 植物油 5g;晚餐:1 个苹果(200g)
食谱二:早餐:低糖豆浆 200ml+ 香油拌黄瓜(香油 5g+ 黄瓜 250g);午餐:半个窝窝头或大半根玉米(100g)+ 清蒸鱼(100g);晚餐:1 个苹果(200g)+ 酸牛奶 160ml
减重不是节食,运动同样重要
运动对减肥的影响取决于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总量。
2013 年美国关于成年人肥胖管理指南推荐,增加有氧运动 ( 如快走 ) 至每周 150 分钟以上 ( 每天 30 分钟以上,每周的大多数天 ) ,并且推荐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 ( 每周 200~300 分钟 ) ,以维持体重下降及防止减重后的体重反弹 ( 长期,1 年以上 ) 。
与单纯饮食或运动相比,饮食结合运动的减重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孙岗推荐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来预防和治疗超重或肥胖,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慢跑、游泳、自行车、快步走、广场舞,无氧运动常见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俯卧撑、深蹲器械训练等。
孙岗还提醒,减重最重要的是坚持。有研究显示,机体存在多种机制调控能量平衡以维持自身体重相对稳定。通常减重计划结束后一年,大部分人会恢复已减掉体重 ( 复重 ) 的 30%~35%,4 年内基本恢复到减重前水平。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