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里一直想着奉献,人生值得回味的事情才会多起来。”这是陈明翔的座右铭。来深圳十几个年头,他经历过的工作岗位可能也有十几个,但是他的“第二职业”始终只有一个:做义工。
从在武警部队服役时,与战友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到来深圳,投入到义工大家庭,创造多项服务纪录,再到逼着自己像“领袖”一样带领义工兄弟姐妹齐心协力擦亮党建志愿服务品牌,陈明翔——这个土家族退伍老兵,一直走在奉献的路上不忘初心。
缘起:来自革命老区的土家族汉子爱助人
陈明翔的祖籍是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从小耳濡目染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雄壮故事,让这个土家族汉子天生就带了一股子爱助人的侠义。
1998年,陈明翔在武警部队服役时,偶然得知驻地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无人照顾,便与战友商量,上门关照老人,这样一坚持便是十年。期间,他还带头捐款资助驻地“淑仙小学”的两名困难儿童上学。
2008年2月,当时已经是观澜街道优秀团干部的陈明翔,第一次和100名综管员义工一起在观澜街道观澜世纪广场举办的“和谐观澜,美丽家园”千人汤圆宴做志愿服务,从下午到晚上,他和2000多名来深建设者和观澜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做汤圆、包饺子,共度元宵佳节,心情非常激动。从此,陈明翔便开始了作为深圳义工的志愿服务生涯。
陈明翔性格腼腆,但是他一旦认准了一个目标,总能坚持到底。除了本职工作外,他把几乎所有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志愿服务活动中,做义工成了陈明翔雷打不动的“第二职业”。清洁观澜公园、观澜河的现场有他,慰问辖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有他,向出租屋租户宣传法制知识也是他。平时带领志愿者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关爱劳务工、为福利院老人过生日、看望华阳特殊儿童、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重病人捐款等,陈明翔更是义不容辞。其中,2008年他资助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2名面临着失学危机的学童重返校园,事迹在义工兄弟姐妹中间传为佳话。
奉献:多一些奉献精神,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很多年以前,陈明翔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念:“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些奉献精神,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每逢周末,他和身穿橙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分布在观湖街道的各主要交通路口及站台,劝导市民文明出行、疏导交通;深入街巷道路、城中村,巡查记录各种文明“短板”向相关部门通报;维护绿道环保清洁和排查安全隐患;开展便民服务为青工讲解党的知识。他还坚持无偿献血,累计2000毫升。
在回老家探亲之际,他自购2000多元文具学习用品,制作了“经济困难学童个人信息登记表”,特自绕道四川西部藏区,在欣赏沿途美丽风景的同时,向路过村庄和学校的困难儿童送上学习用品,并发放信息表寻找困难学童拟回深圳后与志愿服务伙伴们长期资助,受到当地群众的真诚感谢。
他还发起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促进协会,为辖区单位和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提意见、出点子,推进成立了志愿服务党支部,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构建了温馨的“家”,鼓励并支持支部党员创造“骑摩托车旅行中国最多县”吉尼斯纪录公益骑行。
他的小孩在观澜二小上一年级后,由于他的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积极热心、乐于助人,家长们推选他当家校联合会会长,他带领一帮热心的家长组建了观澜二小木棉花义工队,建立了志愿服务制度,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了义工队,每天早、中、晚共同维护校园附近路段交通秩序,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扬。
引领:身体力行做党员志愿服务先锋
见过陈明翔的人都知道他不善言辞,但是他又确实有一种凝聚力,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总是以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自己,把“勤奋、责任、创新、奉献”落实在行动上,坚持不懈、精耕细作。
陈明翔除了自己做义工,还善于发动别人做义工。参与志愿服务之余,他积极写通讯稿报道义工活动和先进事迹,经常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亮点和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这样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会更容易了解到义工的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他所在的部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同事注册成为正式义工,多名亲友也成为义工骨干。
他用深沉浓烈的党建情怀,在观湖街道扎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强化党建宣传、促进党组织建立、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做强党建品牌等工作方面努力作为,总结提炼“两新”党组织服务标准化党建经验在省级党刊刊发;积极策划打造“民意快通车”两新组织流动党代表工作室、两新党组织“五服务”模式、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六个一”工程、“两新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等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党建创新项目;组建并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周末党课”、“橙色星期天”、“马上帮您”等党员教育和党员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目前陈明翔个人志愿服务已达2100多个小时,2012年被授予深圳市五星级义工称号,2013年至2017年连续三届获评龙华区优秀党员志愿者,被龙华区和观湖街道推荐参选“闪亮龙华人”、“深圳好青年”。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