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族脱贫路上的民生“福”利 福田区助力广西环江、罗城脱贫攻坚加速快跑

读特记者 赵新明
2020-06-10 07:48
摘要

据了解,福田区此行组织多家农业、电商企业与罗城县、环江县分别签订了1200万元的消费扶贫协议。

今年5月,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现脱贫出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全国上下欢欣鼓舞、群情振奋。这其中,自然也离不开帮扶地深圳福田的支持。

2016年9月,按照粤桂东西部扶贫协作安排,相隔千里的深圳市福田区与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走到了一起”,结为“对子”,携手探索对口扶贫协作新路。三年多来,福田区坚持“帮忙不添乱、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从“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合作、携手奔小康、社会帮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协作。三年多来,一批批援助项目、一个个民生帮扶,宛若粤桂扶贫协作的印记遍布自治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让环江、罗城各族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了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迅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重要指示,贯彻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6月4日至6日,深圳市福田区考察组前往罗城、环江紧锣密鼓考察扶贫项目,谋划推出新一轮扶贫协作项目,以更大力度在助力当地脱贫攻坚、脱贫不返贫上加速快跑。

全方位帮扶用心用情 助力环江全县脱贫摘帽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东南缘的九万大山南麓,下辖12个乡镇、148个行政村(社区),居住着壮、毛南、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

毛南族以前又叫“毛难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所居住的喀斯特和岩溶山区发展产业难、基本生活苦、基础设施差。环江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2015年贫困发生率高达19.5%。近年来,伴随着粤桂扶贫协作的持续推进以及产业帮扶的深入开展,这片不毛之地长期以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2016年9月起,深圳市福田区按照粤桂扶贫协作总体部署,积极落实两地政府对口帮扶协议,扎实推进“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合作、携手奔小康”等六个方面工作。

优先支持“两不愁三保障”重点项目。援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毛南家园深圳幼儿园、毛南家园深圳小学、毛南家园深圳中学、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饮水安全保障等民生项目,受益贫困人口累计2.8万余人。

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先后选派2名挂职干部、13名优秀教师,15名医生到环江支教支医,为环江县的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而且大大提升了当地整体教学和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强化产业项目建设。援建环江光伏发电站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扶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下南乡“贷牛还牛贷牛代养”扶贫产业示范项目、援建龙岩乡扶贫产业园等产业项目,为困户拓展收入来源稳定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加强产业合作和消费扶贫。在环江工业园区内易地扶贫搬迁城西安置区,引进深圳市华威世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为安置点贫困户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2019年通过大型展销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福田区及深圳企业采购、销售环江县特色农特产品金额共计约1500万元。

据统计,三年多来,根据扶贫协作工作安排,深圳市福田区共向环江县援助财政帮扶资金12329.4万元,主要聚焦于“两不愁三保障”,援建了一批民生项目和农业产业项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环江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56%下降到2019年底的1.48%,4年内共减贫6.53万人。

2019年,环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今年5月,环江全县脱贫摘帽,毛南族也实现了整族脱贫,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环江也站上了新的幸福起点。

精准实施扶贫项目 带动罗城2.45万人脱贫

罗城位于广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全县总面积2651平方公里,辖7镇4乡141个村(社区),居住着仫佬、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8.8万,其中仫佬族人口13.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4.9%,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

2016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罗城县,通过组织保障+制度创新、造血扶贫+输血扶贫、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等广泛的协作帮扶形式,唱响一曲粤桂扶贫协作同心曲,实施了一批优良项目。

“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实现250户搬迁贫困户获得十年产业分红;深度贫困村“贷牛代养”扶贫产业工程实现625户贫困户获得5年产业分红;开展三批致富带着人培训,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着人210名,极大推动当地贫困户产业发展。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补贴42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近2万人实现住房保障;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个贫困村56个屯2300户1.3万人生活缺水问题。实施贫困村农田水利灌溉沟渠建设项目8个,解决2500亩农田灌溉,惠及贫困户824户3436人。

“深圳路”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及周边群众约2万提供了便捷出行条件;“罗城•深圳实验小学”2018年8月投入使用,“罗城•深圳福田幼儿园”成功回购,解决了2600搬迁户适龄儿童、幼儿“上学难”、“入园贵”问题。

实施三批支医支教人才帮扶行动,提供医疗专家、教师人才120名。一批文化、医疗帮扶项目实施,包括中医仫佬医医院康复科项目、11个乡镇卫生院健康体检一体机配备和转诊车配备项目等,覆盖全县所有深度贫困村,8.3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近直接受益,惠及当地百姓近20万人。

创建“扶贫车间”助推就近就业。先后引进、援建“扶贫车间”6个,实施资金补贴补助110万为,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一系列扶贫车间的建成投产,解决了仫佬家园2600户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就近就业。

实施村村结对“微民生帮扶项目”80个。推动实现51个贫困村与福田区51个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并通过积极筹措社会帮扶资金1635万元,为51个贫困村实施“微民生帮扶项目80个,内容涵盖文化设施、亮化工程、美丽乡村、产业道路等方面。

三年多来,广东省、深圳市及福田区给予罗城帮扶资金达1.47亿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长效”帮扶理念,实施帮扶项目80个,直接带动罗城2.45万人脱贫,贡献率达35.8%,为罗城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协作动力。

2019年,罗城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8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入5.36亿元,增长15%,比2016年翻了近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6亿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共同奔向美好新生活

6月4日至6日,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率福田区考察组一行前往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紧锣密鼓考察扶贫项目、谋划推出新一轮扶贫协作项目,以更大力度在助力当地脱贫攻坚、脱贫不返贫上加速快跑。

据了解,为帮助罗城老百姓解决“看病难”问题,在此次福田——罗城党政联席会议上,来自福田区的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与罗城签订了远程医疗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大第八附属医院将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开展远程的疑难病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和门诊等远程医疗服务,以及省级以上卫健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让罗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请国内一流专家看病。

针对罗城全县没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福田启动援建罗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计划投入资金约2600万元,规划建设9个班级,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服务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填补罗城特殊教育“空白”。

为帮助罗城仫佬族摆脱水患,福田考察组决定从规划入手,聘请国内一流的建筑规划师、水利工程师前来实地考察,逐村摸清楚问题,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政企合作,解决好这一“老大难”问题。水利规划之外,福田还将携手罗城,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美丽乡村规划。

如何有效助力毛南族脱贫不返贫?如何在新起点上谋划新生活?福田区考察组此番又为毛南族乡亲们送上了新一批情谊满满的“福礼”。

美好新生活,首先“新”在民生服务。根据协议,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将与环江县人民医院、环江县妇幼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合作。未来,福田还将投资援建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的环江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全面提高当地医疗、保健、康复服务水平,解决环江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难”问题。考察中,福田还向环江捐赠了一批智能教育设备,今后福田的优质课程资源将通过这套设备陆续注入环江,“为山里孩子请来名师授课”。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提升毛南族的文化影响力方面,福田还将倾注辖区资源,联合环保类、建筑设计类爱心企业,在毛南族发源地——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建设一批现代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聘请国际一流建筑设计团队,研究打造一批特色旅游设施和文化设施,把南昌屯建成具有民族特色、弘扬毛南族文化的基地。


据了解,福田区此行组织多家农业、电商企业与罗城县、环江县分别签订了1200万元的消费扶贫协议,通过现代物流体系,帮助当地产品顺利“走出大山”,走上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同时,不少来自福田的爱心企业也“慷慨解囊”,向两地各捐助社会帮扶资金1000万,将全额投入到扶贫协作中。

编辑 彭健雄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