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深圳探索安宁疗护,推行“生前预嘱”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世伟 文/图
2021-10-10 21:0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形式,也是人人必须经历的阶段。如何走得从容、不痛苦、有尊严、有质量?10月9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为“缓和医疗,人人享有”。深圳市连日来举办生前预嘱推广论坛、安宁种树等系列活动,倡导安宁疗护,主张签订生前预嘱,护航生命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每年10月的第2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于2004年在全球推行,旨在支持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事业发展,至今已获得77个国家的相关组织的响应与支持。

全国范围看,安宁疗护刚起步

“安宁疗护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而是在患者生命后期缓解症状,使其安然离世。”安宁疗护领域专家路桂军介绍,安宁疗护是指为那些患有威胁生命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在疾病终末期提供的全面照护。它将医疗专业技术与医学人文相结合,全力帮助患者活得有尊严、有质量,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减轻身体、精神、心理、灵性痛苦,追求生命的安详与尊严。

路桂军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超过900万,但仅有0.3%的患者获得安宁疗护服务。在路桂军看来,医院应该有两个功能:救命和送死。很多癌症晚期患者的痛苦其实是可以通过安宁疗护救治的。

“我的父亲曾经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在最后关头却捍卫不了自己的尊严。”深圳市民申梦嫣回忆,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一个在战场上没有麻药做手术也不喊疼的硬汉。但在他肺癌晚期时却因病痛和有创治疗苦不堪言,最痛苦时连他的衣服都撕裂了。申梦嫣表示,如果当时有安宁疗护,她一定会选择让父亲有尊严地离开。

生前预嘱要走在前面

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李瑛则表示,推动安宁缓和医疗,生前预嘱要走在前面。所谓生前预嘱,是指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它体现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

李瑛介绍,生前预嘱有利于提高自己终末期的生命品质,最大程度地避免无效医疗带来的伤害和亲人们的决策困难,减少医患纠纷、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优化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等。不过,李瑛也坦言,目前我国大众对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仍需在大众生死观教育和法律政策层面着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程瑜则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安宁疗护不仅是有关医疗护理的事,而是一项显示社会文明程度的普惠性民生工程。教育、民生等有关部门也应重视安宁疗护,大力普及社会生死观教育。

安宁疗护的深圳进行时

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李创介绍,2019年5月深圳已经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目前共有9家市级、15家区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在深圳推广安宁疗护和生前预嘱是一件非常好、非常有意义并能取得成果的事情,我们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这项工作。”李创指出,推动安宁缓和医疗,要有法律保障、技术保障和模式创新。正在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将会有“生前预嘱”方面的内容。这虽是一个小的突破,但是小切口会实现大改革,让生前预嘱能够得到法律保障,在深圳更好地落地、开花、结果,为打造“深圳样板”,为全国提供先行示范的“深圳经验”。

对此,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副会长周大力也谈到,当前深圳正在立法层面推动安宁缓和医疗,走在了全国前列。她同时指出,现阶段推广生前预嘱、安宁疗护面临信息壁垒问题,即便患者生前签署了生前预嘱也不一定被承认。她建议,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推动安宁缓和医疗,要在法律保证的前提下再往前一步,做一些实事,争取在深圳率先落地终末期患者的专家评定等相关标准制定,更好地实现生前预嘱的填写文本与医保卡相链接,打通医院间的信息之门,使生命末期患者真正享有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的好处,进一步推动深圳安宁缓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当天,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还启动了“安宁种树”项目。据介绍,“安宁种树”项目计划在深圳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写字楼、咖啡厅、院校、科普馆、图书馆、书店、地铁站、公交站或公园等公共场所,通过放置一棵“银杏树”的方式,供普通人观赏、阅读或摘取,旨在推广生前预嘱及安宁缓和医疗理念。

(原标题《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深圳探索安宁疗护,推行“生前预嘱”》)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世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