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当官发财“两头占” 到头终究“两头空”
读特评论员 姚龙华
2017-07-04 07:31

近期,贵州省纪委通报多起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典型问题。通报显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一面手握公权力,一面又长期在企业"兼职"、接"私活",违规领取报酬。当官与发财,应当分两道。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在官员和"兼职"的双重身份中穿梭,暗中获取额外利益,妄想"两头占",终会"两头空"。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然玉(四川成都 媒体人):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的现象早已有之,但时至今日依旧未能禁绝。究其原因,一则在于有些单位疏于管理,对领导干部的考勤并不严格,在客观上导致有些人有机会、有精力去企业或社会组织兼职、干私活;再者,在现实中许多社会组织其实都扮演着红顶中介的角色,与政府部门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官员去此类组织兼职的性质就变得很难界定,使得有些人心怀侥幸。

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背后往往涉及权力变现和利益勾兑,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要遏制此种情形,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建立数据联通机制,自动比对、筛选出官员违规兼职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要落实监督责任、拓展监督渠道,动员全社会力量一同参与监督。

杨朝清(湖北武汉 高校教师):一些企业之所以热衷找领导干部来"做兼职",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人手,而是想利用领导干部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本来为企业谋取私利。领导干部被企业奉上的好处所"绑架",自然会为企业说话办事甚至剑走偏锋,从而损伤公平正义。

甘蔗没有两头甜,领导干部不能"两头占",既做官又发财。公私不分,公权力很容易上演"变形记"。为党员领导干部兼职行为确立边界,减少模糊的边缘地带或夹缝地带,说到底是为了重塑规则意识,将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戴先任(湖南常德 职员):要禁绝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现象,除了要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外,还要想更多办法。现在对于违规兼职取酬现象,多是处理涉事领导干部,而对于请领导干部"兼职"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却鲜少查处。我们应该看到,那些请领导干部去"兼职"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其目的大多不纯,多是冲着权钱交易而去,是一种变相的行贿行为。行贿与受贿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者往往合谋组成腐败利益同盟。因此,对于那些动机不纯聘请领导干部"兼职"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也要进行追查,如此才能形成"全链条打击"。

特报清言:

不当受利益驱使的"两栖干部"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官与发财,自古便是两道。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一心想着当官发财"两头占",违规兼职妄想"名利双收",成为戴着官员帽子、拿着企业票子的"两栖干部",最终只会落个"两头空"的下场。

"两栖干部"屡禁不止,背后是利益驱使、侥幸心理作祟。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制度红线早已划设,但还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守规矩搞"跨界","脚踩两只船",钟爱"兼职";有些企业或社会团体也乐于把橄榄枝抛向某些高级别领导干部和一些"要害"部门的领导干部,因为他们拥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权力与人脉资源。

实质上,领导干部违规兼职乃是"权力兼职"。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违规兼职取酬,权被利所"绑架",极易形成隐性腐败的"灰色圈"。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往往会吃不了兜着走。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对违规兼职的排查清理越来越有力,提醒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勿在"糖衣炮弹"面前丧失清醒。不当受利益驱使的"两栖干部",应当成为所有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自觉。再说了,人的精力有限,心思多用在"兼职"上,本职难免荒废,党员领导干部还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编辑 桂桐

(作者:读特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