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沿石变成斜坡,骑行电动自行车更方便。
近来,针对居民反映较强烈的“非机动车道不连贯”等问题,燕罗街道组织交通部门开展“提升非机动车道通行效率,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充分考虑电动自行车备案纳管后居民的出行需求,加快非机动车道建设,让备案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
昨日,记者在广田路与燕山大道交会处看到,该路口非机动车道连接处都变成了坡道,不少骑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居民从非机动车道上经过,再也无需在机动车道上与汽车抢道同行,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于人行道口改造,从广田路非机动车道上骑行而来的居民曹女士感受很深:“以前非机动车道路口都是很高的台阶,电动自行车上不去,我就走机动车道,虽然知道很不安全,但为了赶时间也没办法。现在都是缓坡,走着舒服也安全。”
据悉,为方便居民出行,提高非机动车道路无障碍率,燕罗街道对辖区内的道路连接口进行优化,把原有的直角台阶改成平缓的小坡道。对原有的小坡道增加宽度,保证非机动车道通行的安全性、连贯性。
坡道改造后不但提高了非机动车道连贯性及通行效率,还方便残疾人出行,增加人行道坡道后,老、弱、病等特殊人群在行走时也可以提高行走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记者从燕罗街道获悉,在人行道口上增加平缓的无障碍坡道,是燕罗街道提升非机动车道连贯性工作方面的一个亮点,该街道将不断加大非机动车道的规划建设力度。截至目前,燕罗街道新建非机动车道7.12公里。
按照燕罗街道工作计划,今年将完成101处辖区道路人行道无障碍设施的增设或完善工作,目前已完成广田路、红湖路等2条道路8处的人行道口改造工程。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