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郑月娥:同心创前路 掌握新机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7-07-01 16:25
摘要

在习近平的监誓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庄严宣誓就职。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我在这个政府已经工作了已经接近37年,你说特首办的办公厅我也很熟悉,我以前是差不多每天要去开会,见特首,跟其他的主要官员商量一些政策,所以对我来说是回到老家的感觉,我对于香港的市民还有一些承诺,所以你说我现在要是感到有些压力,就是未来五年,能否按照我对香港市民的承诺。

记者 董倩:兑现。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也给中央的承诺,能把工作做好。 首先的一步就是打开这个沟通的门,对其他我提到社会上有一些郁结,这个是,特别是年轻人,毕竟我在政府当一个比较高的官员的时候,能直接地接触青年人的机会可能比较少了一点,但是在竞选的过程由于很多,这一次很多选举委员会的成员是比较年轻的,尤其是一些,他是民主派的,尤其是一些专业的,无论是老师、社工、医生,都是比较年轻的,所以我有很多的机会听他们,跟我表达他们的看法,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做更大的努力,去解开他们心里边的结,给他们多一些对香港未来的希望。

记者 董倩 :摆在您桌子上的事情,您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往前推,一定要用我的能力往前推,为什么?就像您自己也说,您自己喜欢创新,为什么要这样?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就是希望能办事,因为要影响大量的人的生活,还是要靠一个政府的功能,所以在政府里边办事,就是要办事,就是要找出问题,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所有的社会都希望向前发展,尤其是现在我们香港也是面对很多的挑战,很多的其他的地方,都在加强他们的竞争能力,所以香港必须要继续向前。

记者 董倩 :还有人说您叫不怕弄脏手,为什么会有人给您这个评价?什么叫弄脏手,英文叫做make hands dirty,这是什么意思?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那是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因为有的时候你在政府里当官,(晋升)越来越高级了,可能跟前线的工作有一些脱节,可能有一些都是请其他的同事去带办,但是我是比较喜欢亲力亲为的,我出外的发言稿大部分是我自己写的,我还有一个习惯是我所有公众、市民写给我的信,无论是他写我的名字,或者写我工作位置的信,我都亲自看。

记者 董倩:到现在还是这样吗?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还是。

记者 董倩:您总是在一个大的危机到来的时候,您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上,就这些处理危机的经验给您一开始提出来的,就是要弥合香港的这些矛盾,还有团结香港社会一起往前走这样一个您认为不大好完成的任务,会给您提供什么样的好的经验?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其实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碰到一些危机,只要作为官员的,记住解决的方法和回应都是以民为本,大概不会错。好像你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香港的经济不好,失业率高,那么我当时在库务局,当库务的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时就发生了这个事情,我们本来是每年做一个财政预算案,1998年3月份我们公布了一个财政预算,但是我们马上觉得这个力度不够,经济很不好,零售市场又很热。 同年1998年6月份我们又出了一系列财政措施,本来我们做事是有规律的,每年做一次,但是等不来,你不能等到1999年才处理这个问题。那么到2003年的非典的事。我作为署长,尤其是一个女性的署长,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见到很多孩子,他没了爸爸,没了妈妈,除了政府能做的行为,我在想,我能再为这个孩子做什么事情?当时有一些很冲动的,就跟其他的三个女性的公务员筹款,我们是以私人的身份去筹款,成立一个护幼的教育基金,我们没有做过什么筹款的活动,你知道我们筹了多少款?我们筹了8000多万,我们到今天已经是14年后,我们还在照顾这些孩子。

记者 董倩: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我问了一下,这是您希望在回归20年的时候表达的这么一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对,这句口号是我定的。

记者 董倩:为什么要这么说?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20周年的庆典,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断在讨论,在谈,我们应该用怎么个口号来总结过去20年在向前望,主要是能让香港的市民感到还是很有希望。事实上我们是真的很有机遇,我们刚才谈了有“一带一路”,现在又有粤港澳的大湾区,还有很多其它的机会,但是必须要同心,说这两句话的重点其实是在同心,我们700多万人必须要同心,我觉得只要我们是同心掌握这个机遇,香港的未来应该是更加美好的。

编辑 党毅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