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第一阶段的快速推进体现了团队3400多名工作人员‘敢担当、善作为、讲奉献、论实绩’的新特区精神。收获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这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日前,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在有关会议上如是说。
金鹏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刘芳正是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典型代表。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作为党员干部,刘芳没有休息一天,如“铁娘子”般“5+2”“白+黑”地奋战在棚改现场第一线,走街串巷宣传棚改政策,出色地完成了签约任务。
攻坚棚改以身作则
2004年1月,刘芳开始在罗湖的基层社区工作,200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有近十年党龄的基层党建、社区建设工作者。
2010年,刘芳来到东湖街道布心片区金鹏社区工作。这里也是此次罗湖棚改的前沿社区,回想起过去的几个月,刘芳说:“我与罗湖3000多名棚改干部一起度过了一段干事创业的火红岁月。”
罗湖棚改是深圳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一大创举,是新形势下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尊重人民、敢于担当的体现。刘芳表示,此次棚改,每个岗位、每条战线上有太多让她感动的人和事。所有用脚步、用心、用情奔赴一线的党员干部,都在用热情与激情谱写着罗湖棚改的动人故事,用忠诚与担当诠释共产党人的信念。“嗓子说不出话了,口里含着含片继续给当事人解说。感冒发烧了,拔了针头继续走街串户。面对不理解、质疑甚至谩骂,我们选择隐忍、坚持。不畏艰难、群策群力、携手前行。”
作为一名在金鹏社区工作了7年的基层社区党委书记,自棚改动员会以来,刘芳就深刻认识到这是对其社区党委多年群众基础的考验及群众工作能力的检阅。自去年12月20日罗湖棚改启动全面签约以来,刘芳以身作则,将加班当做常态,带领其所在的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定不移地响应两级党委政府号召,一路高歌猛进,率先完成棚改各项指标任务。截止到今年5月7日,金鹏社区1056户当事人只剩4户未签约,刘芳所在的布心一号网格签约率达到100%。“我特别想说的是在今年的两委换届中,社区有两位在棚改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被选配进了我们社区班子,其中一名优秀党员荣升了党委副书记。”
服务群众乐在其中
在金鹏社区,刘芳有着很高的人气,不少居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是刘芳给了他们签约的信心。刘芳表示,与居民沟通她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敢于亮身份,二是信守承诺牢记宗旨。“走近群众,告诉群众我是谁,这是党员一种责任与担当的直接体现,也是一线共产党员树立服务意识、接受群众监督、点亮党和政府形象的使命所在。公平正义、言必行、诺必践,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密切群众关系亘古不变的法宝。”
在金鹏社区的7年,刘芳已经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服务其中也乐享其中。在这次棚改工作中,最让刘芳感动的是去年12月20日率先开拆的几十户房屋当事人,他们同时也是罗湖棚改三个片区中率先签约的当事人。“其中7栋当事人之一李女士对我这么说:‘刘书记,总有一些人要带头的,我们愿意来带头,我们信你、信党委政府,我把房子交给你们。’”
这份信任来之不易,背后是刘芳多年扎实的工作。在2010年刘芳刚来金鹏社区之初,上门拜访李女士一家时曾遭遇“三不”政策——不搭理、不让座、不沏茶。这7年里,为了取得李女士一家的理解和支持,刘芳以社区党委书记的身份经常走访,了解其3个子女就学、就业情况,生活中的大小困难,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期间还让她在法院工作的丈夫为李女士一家的民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相处,彻底改变了李女士一家的态度。“正因为这么多纯粹的信任,多数带动少数,我们社区党委的棚改签约率节节攀升。作为一名基层省党代表,一名棚改前线的社区党委书记,我会不折不扣地宣传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把社区党委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党代会的高度上来。继续服务好棚改,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