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如何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尽可能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成为许多考生关心的问题。多名资深高三老师提醒考生,要从认知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充分的考量,在同个批次的志愿填报中,要注意拉开梯队,采取“冲、稳、保”策略,让成功的志愿填报为自己的高考“加分”。
注意“拉开梯队,冷热搭配”
翠园中学资深高三老师何洲表示,填报志愿是人生重大选择之一,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填报志愿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即考生要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知彼是指要对学校所在城市、学校以及专业有更多的了解。”
今年广东省高考继续实行录取批次改革,2016年二本AB批次合并之后,今年三批专科AB批次也进行合并,专科院校的志愿数将增加到12个,并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何洲说,这给了考生更大的博弈空间。
何洲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宜采取一冲、二稳、三保底原则。具体而言,是指A、B宜冲,C、D宜稳,E、F、G宜保底,注意拉开填报院校的录取分数档次,形成合理的志愿院校梯度,避免志愿浪费。同时,填报志愿要注意“冷热搭配”,不能只考虑填报热门院校,也应适当考虑填报冷门院校。沙井中学高三教师吴仉华也认为,在同一批次中的几个志愿要注意拉开梯度,确保自己能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此外,何洲还表示,对于专业志愿,如果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最好填写服从调剂,防止出现被投档后因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而又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情况发生。
大学所在城市的影响不可小觑
宝安中学(集团)高三老师叶胜林表示,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首先要从认知层面考虑,要认识到,大学只是一个短暂的人生阶段,是“学生”进一步向“步入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读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还远不是终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
“要考虑到,孩子和家庭对大学毕业后的期望是什么?本科毕业之后,是去找工作、创业、读研还是出国深造,这都需要提前进行思考。”叶胜林说,例如计划读研或者做科研的同学,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本学校本专业的全国排名。此外,大学所在城市对大学生活以及之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可能远超一般同学的想象,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毕业后想选择就业的同学,可以针对自己期望去的行业或公司选择城市。例如想去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话,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很多集中在北京,而深圳有很多智能硬件相关的科技公司,这些都应该是同学们选择的考虑因素。
此外,他还认为,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要注意“招生专业目录”和“报考及志愿填报指南”两本资料,注意近年来各个院校的投档线和排名,结合排名来进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此外,填志愿的时候可以参照近几年的专业排名,可以在自己全省排名前后1000名的区间进行选择。
有的同学问到,如果分数在本科线上下的考生,是否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填报专科院校上,而放弃本科批次的志愿,吴仉华表示,本科批次是否被录取,不会影响下一个批次的录取,所以考生还是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填报好本科志愿,能上本科的话还是尽可能上本科。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