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的招生计划情况如何?今年录取机会是否会有所增加?在成绩公布之后,录取成为下一焦点。6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面向广东总招生计划为60.2万人,比去年增加3.3万,高考报名人数今年增加1.1万,所以今年录取率肯定比去年提高。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面向广东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有1500多所,总招生计划为60.2万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28.7万人,比去年增加1.7万人;专科招生计划31.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在总的招生计划中,理科招生计划多于文科。近年来,我省高考理科考生比文科考生多,但总体仍然偏少。
2017年是我省有序放开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的第二年,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有1.7万人。在录取时,将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待遇、同等录取。由于总招生计划增加了3.3万,计划增数高于高考人数的增加,因此,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不会影响我省总的高考录取率。
今年我省将原第三批专科A类、B类进行了合并,同时,今年不少高校实行“大类招生”。面对这些新情况,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省教育考试院解释道,今年我省调整合并了第三批专科录取批次。原来第三批A类和第三批B类的普通类均实行梯度志愿,每批次只有3个院校志愿,合并录取批次后,实行的是两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第一组可填3个院校志愿,第二组可填9个院校志愿,考生共可填报12个院校志愿。这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考生志愿匹配度,能有效减少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导致的落榜情况,更好地体现了招生的公平与公正。今年我省专科普通类志愿首次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在填报第三批专科普通类志愿时,一定要按照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进行合理填报,在自身排位上,要通过去年的分数段估计出报考院校的相对排位,拉开梯度合理填报,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另外,需特别提醒的是,实行批次合并后,并没有改变学校的办学性质,原来各类学校的收费标准也没有变,公办院校仍执行公办的标准收费、民办院校仍执行民办的标准收费。
随着社会对应用性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受欢迎程度也在逐步上升。很多高职院校近年来报考人数远远超过计划数,出现了一次性满档、投档分较高的情况,个别院校投档线接近甚至超出了二本线,高职院校的生源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我省首次面向普通高中生,推行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成绩作为“文化素质”的主要依据进行录取的改革,效果反响积极。共有16.8万名普通高中学生报考,安排招生计划近7万,实际录取6.62万人,完成招生计划的94.3%。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解答填报志愿有关问题
四种情况下可能被退档
2017年高考成绩于6月25日公布,填报志愿工作将于6月26日~7月1日进行。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填报志愿,掌握录取政策,增加录取机会,近日,记者就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
问:今年安排了多少计划进行综合评价改革探索?
答:今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我省进行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9所院校共安排了1500多个计划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个。特别提醒已获报考资格的考生,一定要在“综合评价”栏目填报志愿,没有填报综合评价志愿的考生是无法被综合评价试点高校录取的。
问: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优势和风险,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才能增加录取的机会。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了解招生政策,掌握录取信息;二是准确进行定位,确定填报目标;三是冷热进行搭配,留有录取余地;四是形成合理梯度,有效规避风险。
问:在什么情况下档案会被退档?
答:今年,我省招生录取投档最大的变化就是普通类本专科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从往年录取情况看,高校退档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二是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被退档;三是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而退档;四是分数较低的考生被退档。
问:院校录取时专业如何安排?
答: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院校后,院校将根据其专业录取规则安排专业。高校在专业录取安排时,其录取的原则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即专业优先原则进行录取;二是按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三是按分数段从高到低录取,同一分数段按考生志愿录取;四是第一专业按专业优先,后续专业按分数优先进行录取;五是实行一定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排队录取。
问:选学校和选专业哪个重要?
答:在现实考生报考中,由于个人的要求、需求和人生职业规划不同,因此,选学校、选专业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建议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比如高考成绩,个人特长、兴趣、爱好以及人生职业规划、志向情况来选择报考。如果个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兴趣爱好广泛,就是志向在于管理型、外向型的,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就学,对自己的成长帮助会大些。如果个人对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一行业有特大兴趣,有所特长,建议可以侧重考虑选择专业。总之,选择高校、选择专业,切忌人云亦云,而要知彼而行、知己而为。
编辑 刘思敏 实习编辑 钱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