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经济悄然成为推动消费的“主力军”。 东东/摄影
夜经济,并非一个新名词。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6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都能被纳入“夜经济”的范畴之中。2019年12月,“夜经济”一词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足以证明这一经济行为已越来越成为推动消费的“主力军”。2020一季度受疫情期间防控影响,居民外出减少,购物需求被抑制,尤其是“夜经济”这种主要依赖客流带动的发展模式几乎将处于停滞状态。
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人们欣喜地看到,夜经济已开始慢慢复苏,发力正酣!
近两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从成都、郑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复消费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5月31日起,湖北宜昌放开城区重点商圈的夜间出店经营。
武汉市的夜市和地摊经济也在恢复。5月底,毗邻江汉路的保成路夜市重新开市。这条有20多年历史的夜市摊位林立、人声鼎沸,空气里混合着街头巷尾的铁板烧、奶茶和烧烤的味道。业内人士表示,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
传统商业项目如何在定位和商业内容上的升级调整,学会适应社交场景下的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购物中心又如何从“地摊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上海率先给出了答案。
5月30日晚,这个被称为上海最洋气夜市—“安义夜巷”升级后重新开放。虽然当天细雨绵绵,但很多市民还是兴致勃勃地前来逛、吃、买,不少人或驻足摊位前排队购物,或在艺术设置前拍照打卡“比个耶”,感受着这条融合了集市、夜市、商场文化的夜巷魅力。
“安义夜巷”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安义路,全长近300米。回归后的安义夜巷将延长运营时间,在每周六、周日及国定节假日期间,从中午12点至晚上23点,为市民、游客带来生活新体验。同时,安义夜巷也在此次进行了六大层面的焕新升级,希望通过创意活动和文化输出让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独特的生活体验、多元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趣味互动,让安义夜巷成为可持续再生的社交生活场。
全新升级的安义夜巷中划分了夜巷花园、有机农场、南广场、花园舞台、酒吧街、迷你高尔夫、娱乐互动七大特色板块,形成天然的都市生活圈,带来别样趣意。
走到嘉里中心南广场,则能感受扑面而来的活力氛围和艺术气息,共创美食、环保、运动等定制化的主题内容,解锁每周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在回归第一周,更有汇聚各大顶级厨师的FEAST美食嘉年华在此举办,为美食爱好者带来一场饕餮盛宴。
现在是特殊时期,主办方为疫情防控也做足了准备。主办方除了定点定时做好环境清洁消毒,还设置了丢弃口罩的专用垃圾箱,现场会有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游客等佩戴好口罩,主办方还准备了备用口罩提供给市民游客使用。为控制人流,主办方升级了人员统计系统,一旦每小时进入夜巷的客流超过3500人,将采取限流措施,引导部分市民游客暂时到嘉里中心等周边逛逛再来。6月6日上海市夜生活节正式启动当天,静安区将精选包括静安嘉里中心、兴业太古汇、静安大悦城、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大宁音乐广场、静安大融城等6家商场入驻“上海抖音聚合页”,联合推出夜间经济特色活动。
5月商圈客流量已经比4月出现了大幅度回升,同时餐饮门店的流水也出现了环比回升。除了餐饮行业,体育、娱乐、休闲、旅游、健身等更多想和夜经济“跨界合作”的计划正在“密谋”。 中关村商圈正在谋划歌舞秀嗨翻新中关之夜、中关村大融城食宝街外摆活动及健身体验、彩虹跑、真人飞行棋大赛、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及关爱女性粉丝带公益等文体活动。另外,几大北京热门改造商圈也在酝酿新的动作。三里屯太古里除了餐饮运营恢复以外,还将举办文化活动。据了解,6月底,太古里将举办市集活动。

“夜经济”是提振消费的一大增量。 东东/摄影
三里屯太古里去年引进各类奢侈品首店26家,其中全球首店、亚洲首店和全国首店占比50%。今年还会引入11家首店,包括1家亚洲旗舰店、4家全国首店、4家北京首店。去年底,朝阳区商务局联合17个相关部门制定了《三里屯商圈夜间经济工作方案》《三里屯商圈商业外摆工作机制》,每月设定“不打烊日”,营业到24时的商家和外摆商户均已达到上百家。今年继续围绕北京市“夜间经济13条”,聚焦三里屯等重点区域,积极推出更多深夜食堂街区、文化消费园区、深夜消费集市。
三里屯太古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制定三里屯商圈改造及夜间经济提升规划方案,将加快首店聚集,打造北京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地标。全国各地夜经济快步复苏,中国消费实现再升级。目前,“夜经济”是提振消费的一大增量,国家政策一再强调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用文旅融合、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等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激励政策更层出不穷;同时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消费复苏和增长,夜经济也将成为对冲疫情影响、提振消费信心的激活剂。
中国“夜经济”发力正酣。 东东/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