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记者从广东省地税局获悉,根据新出台的《广东地税办税服务厅规范》(下称《规范》),今后广东纳税人在全省范围内将享受到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办税服务体验。包括办税厅实施A、B、C、D分类管理、为连续3年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实施全省通办和预约办税等在内的创新举措都将制度化。
新版《规范》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对办税服务厅分类管理提出了统一的标准化要求。具体而言,《规范》根据业务数量、征管户数、等候时间、办理时间进行综合评价,将办税服务厅分为A、B、C、D四类。
A类原则上为窗口业务量多、承担管户多、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长、办理时间长的办税服务厅,B、C、D三类依次递减。各类别办税厅的比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截至去年底,全省A类办税厅共有94个、B类152个、C类265个、D类54个。本着对A类办税厅“保护、减压”,B类“规范”,C、D类“承压、精简”的原则,《规范》针对不同类别办税厅在区域设置、设施设置、人员配置、服务制度、人文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税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面对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而办税资源有限的局面,通过规范办税服务厅分类管理,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在业务量大、征管户数较多的A、B类办税服务厅,从而有效提升办税效率,解决纳税人办税排长队的老问题。这是广东地税综合考虑行政区域、纳税人集中度、信息化办税程度等因素,科学统筹办税服务厅资源,以差别化管理打破同质化局面,进一步提升办税服务厅工作效率的创新举措。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在全国亦属首创。
据介绍,全省各市地税局将按照《规范》要求逐步铺开办税厅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新发布的《规范》不仅强调环境建设的硬条件,更注重服务规范的软实力建设,“我们希望给纳税人更好的服务体验,让纳税人更加满意。”广东地税纳税服务处副处长肖戎表示。
《规范》将办税服务分为基本服务、便利服务、个性化服务三个等级,从首问责任制、领导值班制,到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再到实名制办税、办税积分制度,《规范》将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利民办税服务举措明晰化、制度化。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