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科交会惠州落幕 校企签约合作项目696个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欧海娜 文/图
2017-06-25 14:08
摘要

2017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24日在惠州落幕。大会期间,校企签约696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39.9亿元。本届科交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和最集中的一次展示和交易。

为期三天的2017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24日在惠州落幕,科交会在高校成果和企业应用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两大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大会期间,校企签约696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39.9亿元。本届科交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和最集中的一次展示和交易。

这三天,有来自300所海内外高校、携上万个科技项目参会,重点推介展示6600项,10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路演,3000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达到2.4万人,企业观众1.8万人。

科交会更为惠州当地企业提供了与一线科研成果对缝的良机,逛科交会被安排进了很多企业家的行程中。科交会开幕当天,惠州捷丰润滑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丰公司”)董事长黄明主即直奔一号展馆,连逛了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展位,黄明主此行目的很明显,是寻找最新的润滑油配方,以将理论转化为工业产品。黄明主所在的捷丰公司于2004年从广州迁到惠州,目前拥有油胜、帕特瑞克两大品牌,产品达1000多款,是国内外手机大品牌润滑油供应商。他表示,公司正在着手研发一种适合机器人等机械使用的润滑油、润滑脂,代替进口产品。

广东智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智冠公司”)总裁、董事於巧红也是当天的“淘宝客”,她关注的则是生物识别、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等领域。

统计显示,科交会期间,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促成696项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签约金额达39.9亿元。其间,惠州有220多家企业与130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425项,签约金额24.9亿元。另有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平台投资建设项目签约2宗,金额510亿元。

此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政府现场签约“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985”“211”工程高校同意入驻。惠州市政府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教育科研基地,机器人惠城科技园,其中机器人惠城科技园投资160亿元。

首届科交会还设置主论坛高等学校技术转移国际高峰论坛、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年会等交流活动。八场“蓝火大讲堂”院士专场报告会、十几场项目路演,共有6600多人次“零距离”聆听院士高水平学术报告和最新科技成果推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在惠州市设立了工作站。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建聪称,此次科交成功搭建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桥梁,打造了中国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的重大平台。惠州市作为东道主,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充分发挥了主场作用,充分展示了惠州文明和谐的良好形象。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欧海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