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4(2020)》发布暨2020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蓝皮书立足于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对信息化建设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分析,并指出,中国智慧法院体系基本建成。
蓝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法院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体系基本建成,走出了一条法院信息化的中国道路。
全国超半数法院支持网上开庭
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其中高级法院的实现比例首次达到100%,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实现比例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达到99.3%和97.6%。全国法院全年网上立案的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共有5149570件,占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受理总数的33.2%。
同时,全国共有2320家法院支持网上证据交换,占法院总数的66.9%,其中29家高级法院实现了该功能,占90.6%,相比2018年增长了18.8%。
全国支持网上开庭的法院共有2018家,占法院总数的58.2%。其中,有23家高级法院、257家中级法院和1738家基层法院实现该功能,分别占71.9%、62.7%和57.4%。
全国全年共有3202家法院使用过总对总网络进行查控,占法院总数的92.3%;全国法院共使用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案件14130117件,平均每家法院4413件。
2019年全国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到99.5%,其中2055家法院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占全国法院总数的59.2%。
2019年全国法院庭审直播次数大幅度提升,达到3903771次,直播率33.2%,相比2018年提高17.4%。
有3361家法院公开了终本案件信息,所有高级法院均已公开终本案件信息,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公开的比例也分别达到98.8%和96.6%,较2018年略有上升。当事人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共联系法官73203次,是2018年的46.7倍。其中,法官及时回复62342次,回复率为85.2%,均显著高于2018年。
蓝皮书指出,各类数据充分表明,2019年是智慧法院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设迈进的第一年。展望未来,法院信息化建设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深度应用,稳步提升办案办公智能化水平,打破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应用,妥善处理线上线下关系,更新制度以解信息化掣肘,充分评估和严格控制技术风险,提升国际影响、打造中国智慧法院品牌。
法院电子案卷逐步普及 智能庭审突显更多便利
蓝皮书指出,2019年,人民法院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加快构建智慧审判运行模式,电子诉讼的发展和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官传统的办案形式,智能庭审为法官办案提供更多智能化支持,审判信息的内外联通大幅提升了审判效率,审判辅助办案机制有效减轻了事务性工作。
其中,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推动智慧审判运行模式快速形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在全国法院展开,电子卷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3255家法院支持电子案卷同步生成。电子卷宗逐渐替代纸质卷宗改变法官办案习惯,为全流程智能化办案打下基础。
卷宗的电子化使得诉讼更加便捷、审判更加高效、对法官和司法人员的服务更加智能。评估显示,全国实现网上阅卷的法院2964家,占85.42%,实现电子卷宗自动归档的法院2609家,占75.19%,实现智能编目案件的法院2638家,占76.02%。全国范围内共有2169家法院同时具备随案同步生成、案件智能编目、数据化电子文件、网上阅卷、电子卷宗自动归档五项功能。另外,原审案件电子卷宗汇聚工作全面推进。
电子诉讼改变了法官的传统办案方式。如评估显示,全国各级法院全面推进电子诉讼,全部法院均实现网上立案、缴费、电子送达三类应用;10个省、区、市法院实现网上证据交换、网上开庭。各地法院陆续制定出台在线诉讼的规程、诉讼指南、审判手册等文件,细化在线审理规程、明确在线诉讼规范。创建电子证据诉讼规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已建设“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全国已完成北京、上海、吉林、陕西、广东等省(市)的 22 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 27 个节点建设,共完成超过 1.94 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移动微法院试点全面推进。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中国移动微法院试点推进会,把移动微法院试点范围从浙江扩大到北京、河北等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截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移动微法院注册当事人已达 116 万人,注册律师 73200 人,在线开展诉讼活动达 314 万件。
智能庭审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支持。如目前全国已有91.7%的法院实现了科技法庭与办案系统对接。
此外,AI技术在法律咨询领域的运用和相关智能辅助软件的研发,为当事人提供诉讼风险评估、法律查询咨询、诉前调解建议、业务网上办理、流程公开等多项司法服务。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