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海陆空全方面降低成本。
措施包括要降低和规范各类收费外,还包括推动物流信息开放共享、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等等。可以说,这份《通知》戳中了企业“痛点”,来得非常及时且必要。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扩张,都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在呼唤物流业要紧跟时代需要、与发展保持同步。这一呼唤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物流成本太高了。目前,我国公路运输占到国内全部货物的85%,是绝对的大头,不妨从公路运输涉及的高速收费来看看物流成本之高。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向好, 5月6日零时起,全国范围内的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恢复了收费,享受了近80天的高速免费通行就此宣告结束。5月8日,申通、圆通、百世等快递公司就“不约而同”发布公告称,将适当调整快递服务价格优惠幅度,并称提价就是因为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导致运输成本上涨。由此可见,物流成本对企业经营成本的传导效应,不仅是越来越快,而且也让快递企业无法内部消化,这些成本最终又将传导至各行各业。
根据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疫情发生以来,收费公路通行费共免收1400多亿元,平均每天减免约15亿。根据发改委调查统计,2020年1月公路整车的货运运价为0.52元/吨公里,全国高速路货车通行费平均为0.08元/吨公里,高速公路免费对货车整车运价的影响为15%。企业对物流成本之高早有痛感,在疫情影响下就变得更为敏感了。
物流成本过高甚至已影响到企业办厂选址。早在2016年,去美国办厂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美国运输成本比中国低,原因就是中国过路费比较高。去美国办厂的不只福耀玻璃,另一家中国企业江南化纤全面测算过两国成本,其中,包含油费、过路费、过桥费的国内综合物流成本是美国的2倍。
当然,高速公路企业也觉得冤,因为它们也在长期亏损。201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收入5552.4亿元,总支出9621.8亿元,收支缺口4069.4亿元,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交通网络仍在全面完善中,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但是,亏损不代表物流成本不能降下来,可以作为的空间很多。比如,媒体早有报道,很多上市的高速公路企业盈利惊人但仍报亏损,账目大都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其中水分不少。
期待这次降低物流成本能够出重拳、出实招,不仅向科技、规模、机制要效益,更要向行业顽疾开刀,真正把物流成本降下来,这不仅是为企业纾困,也必将增强国家竞争力。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