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科学新城扬帆起航,生态光明闪耀湾区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廖元赫 吴国昭
2020-06-03 16:33

近期,光明区结合“六·五”环境日和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开展“美丽生态光明 我是行动者”环保绘画、生态环保老照片征集等活动,增强辖区市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同时通过在光明区公交站台、街道、社区、学校等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和发放宣传资料,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呼吁全民共同参与,助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悉,近年来,光明区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全面启动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努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2019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4微克/立方米,降幅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全市率先完成小微黑臭水体销号验收,海绵城市建设考核连续三年满分全市第一,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获得比例全市第一,城中村综合治理优秀率全市第一,为深圳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贡献光明智慧、光明力量。

抢抓双区驱动,科学新城扬帆起航

光明区以“绿色、生态、科学、生命”为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资源,打造“蓝绿本底、组团镶嵌”、“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世界一流科学城。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建设顺利推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主体封顶,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获批筹建,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实验室等高端科研院所签约落户,深圳科技馆动工建设。经济总量(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8%,增速全市第四;成功引进大疆、联想、赢合科技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5家,总数达到1272家,同比增长29%。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经济。以“拦退引改”全链条管控产业空间,实施“散乱污”企业“交底工程”压实街道、社区责任,形成“散乱污”整治与防回潮的光明模式。全年整治清退“散乱污”企业3300多家,淘汰低端落后企业125家,完成33家企业清洁生产改造。万元GDP水耗14.2立方米/万元,较2015年降幅27.3%;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171吨标准煤/万元,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从2018年的全市第六跃居至第二名。

决战污染防治,碧水蓝天浸润人心

坚持系统治水打赢碧水保卫战。全年投入55亿元决战水污染治理,强力推进雨污分流、污水污泥处理、河道整治、生态补水、防洪排涝、供水保障等6大类治水工程,全方位补齐水务设施短板。全年新建和修复雨污分流管网63.2公里,完成81个正本清源小区改造和114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接驳改造,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1.1公里,52项治污保洁工程任务全部通过市考核。开展排水行为规范、“散乱污”企业(场所)、面源污染、汽修行业、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在建工地等7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涉水污染源。417名水务管养人员下沉社区,全市率先开展水务管养工作。创新开展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水环境治理从工程向管理延伸,推动各级河长从巡河道向巡流域延伸。茅洲河干流(光明段)等14条干支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Ⅴ类以上标准,148个小微黑臭水体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部消黑销号验收,饮用水源水质连续11年100%达标。

▲一江碧水  作者:林凯

坚决铁腕治气打响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源精细溯源,精准整治“三大废气”;全年排查VOC企业1131 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1890家,检测机动车尾气81840辆。强力整治“三大扬尘”,推出最严“扬尘八条”,在建工地全面落实扬尘治理“6个100%”;有效削减道路扬尘,全年出动一万余人次检查泥头车3.1万台次;完成 77.4万平方米裸露土地复绿。2019年,光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4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18.8%,降幅全市第一。

▲光明蓝

率先健全“无废城区”设施体系。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天的光明环境园开工建设;建成全国首家永久性用地的河道底泥处置厂;建设处理能力 500 吨/日的“小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一站式解决企业小废水出路问题;光明能源生态园规划建设如期推进,顺利进入土地整备阶段。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有效消减垃圾量,环境卫生指数位列全市三甲。

▲学习垃圾分类 作者:刘永炯

打造生态标杆,公园之区醉美鹏城

2019年,光明区面向全球遴选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全面启动中心区建设,对标国际一流中心城区打造“科学之都、湾区之芯、绿色之城”。

▲ 红花山公园

全域式、立体化打造“公园之区”。 全年新建公园63座,全区公园总量达到21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76平方米,大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呈现出一幅“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优美画卷。森林覆盖率达到26.99%,湿地保护率达到91.57%,湿地保护水平保持全市领先。首个世界级大湾区生态文旅休闲都市田园——华侨城光明小镇·欢乐田园重磅来袭,成为大湾区都市生态文旅新名片,千亩花海、艺术稻田成为风“网红打卡胜地”,最美马拉松山湖绿道闪耀鹏城。

▲光明小镇 田园风光

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绿色建筑示范区等国家级试点建设任务成绩突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圆满通过国家三部委组织的终期考核验收,全年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7.15平方公里、完成既有设施海绵化改造项目41个,分别超额130%、137%完成考核任务,海绵城市建设考核连续三年全市满分第一,海绵城市建设“光明模式”获市领导批示。全年新增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8个,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获得比例全市第一;新增认定装配式建筑项目16个,装配式建筑比例全市第一。

▲鹅颈湿地公园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标杆

2019年,光明区成功创建3个广东省四星级宜居社区,1个五星级宜居社区,全区31个社区实现宜居社区创建全覆盖。超额完成49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并全部申报优秀项目复核验收,项目优秀率全市第一;获得的市级城中村综合治理奖补资金占全市比重达52%,居全市第一。以“一村一景一韵”全面铺开“大美特色村落”建设,完成迳口村等6个特色村落试点建设;成功打造深圳首个涂鸦主题商业街区——西柚里,成为全市城中村转型升级的靓丽名片。

全面打响“百团大战”,开展土整、拆违攻坚,保障城市有序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确保违建“零增量”的基础上,全年拆除消化违法建筑312万平方米,提前3个月完成违法建筑“减存量”任务。全年通过城市更新拆除用地67万平方米,土地入库超10平方公里,总量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

▲西柚里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共建共治新局面

光明区始终把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保护体制机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参与的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

2019年,光明区发布《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9-2030年)》,构建“1+6”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全市率先构建了一整套从顶层设计到实施落地的“1+1+N”基层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制度体系;率先成立“1+6+31”区-街道-社区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创新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整治、执法“三张网”和社区水务管理网格。率先出台《光明区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首创实施“环保顾问”制度,入选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候选名单。

▲环保顾问上门服务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光明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建设“绿色光明、低碳光明、美丽光明、宜居光明、人文光明、共享光明、智慧光明”为抓手,提升绿色生态内涵,描绘湾区最美颜值,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向特区成立40周年献礼!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廖元赫 吴国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