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主办,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深圳市汉拓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星火创新沙龙第三、四场——礼献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近日在深圳科技大厦成功举办。星火创新沙龙旨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营造创新交流氛围,集体解决技术链条的难题。第三、四场分别以“智能制造领域产品设计与仿真”、“数字制造敲门砖”为主题,向科技工作者分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前沿方法与理念,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不同行业人才交流。
据了解,自2020年起,深圳市科协为加强创新企业、创新链、供应链间的专业人才交流,促进横向、纵向合作,打造创新人才互动的生态圈,鼓励学会、协会、研究机构、创新联盟等组织举办星火沙龙活动。目的为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营造创新交流氛围,集体解决技术链条的难题等。相关协会、学会共安排100场,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承接其中8场。
Δ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李松
活动开始,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李松代表深圳市科协致辞。李松为大家讲述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今天的会议场地——深圳国际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借助活动,李主任向大家介绍深圳市科协的职能:促进科技人才交流,欢迎大家今后多支持、同时请多参加交流中心以及双创平台的活动。
工程师联合会秘书长倪季青对百忙之中参加活动的各位来宾表示感谢,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能学习到对活动成功举办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星火创新沙龙第三场:智能制造时代的产品设计与仿真
Δ仿真产品技术专家彭军
仿真产品技术专家彭军,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构建仿真体系,提升研发生产力”的精彩分享 。彭经理拥有多年CAE行业项目咨询和技术服务经验,对深度集成设计仿真提出了深刻见解,对企业仿真体系的阶段能力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
Δ仿真应用案例分享
仿真应用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往前端化、标准化、平民化的趋势发展,普及设计仿真,可以协助企业改变设计习惯、优化设计流程、减少时间损耗,从而使创新变得更加容易。汉拓科技谢经理介绍了自动化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仿真应用,展示仿真是如何发现产品设计缺陷和提升产品质量的。
星火创新沙龙第四场:数字制作敲门砖作敲门砖
来自深圳大学的王华权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数字制造敲门砖-PPCNC应用纪实”。王教授曾应邀同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交流,曾担任美国麻省理工(MIT)的客座评委。
王华权提出:普及制作技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普及数字化制作技术,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作了PPCNC(个人便携式数控机床)的实施案例介绍。王华权在教学中用兴趣驱动创新,催化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形成了“知、行、创、现”合一的教学形态,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认可。
通过专家讲座和现场交流分享,“星火创新沙龙”为科技工作者供了学习、交流数字化制造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平台。在新基建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是“新基建”的参与者与践行者。本次活动通过对前沿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分享,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广大制造业企业中的落地和应用,为企业发展赋能。
星火创新沙龙第五场:新一代网络音视频技术与IT融合应用研讨暨知识产权服务中的热点问题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上午,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工程师企业代表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新一代网络音视频技术与IT融合应用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中的热点问题及网络技术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当天适逢橙色暴雨,共吸引30余人到现场参与活动,线上另有10余人通过网络会议方式参加。
当天活动分为三部分:
1.在协办单位的解决方案实验中心(可容纳100人小剧场),工程技术人员给大家展示新一代网络音视频技术与IT融合的相关应用。
2.协办单位专业人士,就知识产权服务中的热点问题及网络技术应用做了相关分享。
3.现场参观相关实验室,体验了建筑声学及音视频高保真、高清传输及应用,就未来的网络音视频技术与IT融合发展做了展望。
本次活动老中青三代工程师再一次共聚一堂,共度了一个难忘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