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知道《蒙娜丽莎》还有一位“年轻的姐妹”叫《早期蒙娜丽莎》?
没错,确实有这么一位更年轻更貌美的《蒙娜丽莎》存在!
4月28日,在上海新天地新里举办的《早期蒙娜丽莎发现之旅》中国首展上,这位“蒙娜丽莎”带着世界上最神秘、永恒的微笑,将近距离与中国观众见面。
法国卢浮宫所藏《蒙娜丽莎》堪称“全世界最美的微笑”,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而在2012年,一幅《早期蒙娜丽莎》的首次公开,立即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据考证,喜欢用一个素材创作几个版本作品的达·芬奇前后画了两幅《蒙娜丽莎》。他先创作了《早期蒙娜丽莎》,差不多10年之后,才画了我们熟悉的、现保存于卢浮宫的那一幅。从上世纪70年代起,该画一直被封存于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
根据新发现的一份16世纪初的笔记显示,1503年时,达·芬奇正在为丽莎·戴尔·乔宫多创作肖像画,但这幅画后来并没有完成。卢浮宫藏《蒙娜丽莎》是达·芬奇1513年至1516年间受美蒂奇家族委托所画,画中人已不是《早期蒙娜丽莎》时对着模特所画,而是达·芬奇凭借自己的解剖学知识和基于早期版本增添一定岁数而创作完成的。据悉,研究者运用了历史学、艺术史、美术、化学、物理、几何、档案文献学、光谱学、透视成像和数字技术等多种方法来分析,全球28位学者中,至少有24位认为这幅画可以确定是或很可能是达·芬奇真迹。
这些证据历经35年的研究而形成,展览定位于一场“发现之旅”,就是希望大家一起来进行趣味性的考证、思考、研究。
本次展览是一次多媒体式的体验,观众可根据视听平板电脑的指引,完成一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之旅。在最终到达《早期蒙娜丽莎》画作前,参展者将穿过7个交互式长廊,体验发现与认证之旅。
整个展览坚持“艺术+科学”的策展理念,展览现场像个迷宫,多个互动终端里,装满了有关达·芬奇和《早期蒙娜丽莎》的秘密。你可以进入达·芬奇的工作室探索一番,了解更年轻、更早期的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也可以通过多种独特的互动展示,一探达·芬奇精湛的几何学与数学密码,以及其他隐藏的技法,从而体验“侦破”的乐趣;你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数码技术,将画作中疑点之一的背景圆柱,自行安排在《早期蒙娜丽莎》画面中。
展览还为孩子们设计了“童趣之旅”。6-12岁的孩子们可化身小侦探,和世界著名侦探米丽·布莱希和她的徒弟皮特·珀茨一起亲自解开两幅《蒙娜丽莎》之谜。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报告的好消息。如果你去过法国卢浮宫,一定会懊恼于《蒙娜丽莎》画作前永远攒动的人头、恨自己迢迢千里赶来却不能近身于前观赏。在上海新天地,这等憾事绝不可能发生,一米、甚至更近,没谁会轰你退到什么线之后,你可以仔细观赏年轻蒙娜丽莎娇美的容颜。为什这位“蒙娜丽莎”如此亲民?秘密全在于“她”住在一个极为罕见的特制展示柜中。据透露,这个展示柜是按照目前博物馆的最高要求所造,高2.3米,宽1.6米,共使用1200个零件。柜体具有防弹功能,经受得住任何外力侵袭,并配备与当地报警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报警装置。更高大上的是,该展示柜还有卫星定位系统,蒙娜丽莎基金会的任何一名成员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实时查看柜内情况!
还等什么,快来看展吧!展览至8月28日结束哟。
编辑 钟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