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喜庆修复十周年 央视纪录片《心志之桥》潮州开机

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丁洁 文/图
2017-06-18 19:30
摘要

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桂蓉表示,广济桥是潮人文化地标,潮州将借纪录片的拍摄,宣传推介潮州旅游形象,展示潮州古城魅力,提高潮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历史文化和旅游双地标的广济桥,6月18日迎来了修复十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广济桥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暨央视纪录片《心志之桥》开机仪式在广济桥头举行。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独特风貌。其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58年,为连接闽粤两省交通,古桥改为可通行汽车的公路桥。为恢复古桥原貌,2003年,潮州市成立“潮州市维修广济桥委员会”,按明代风格进行全面维修。

李嘉诚、饶宗颐等知名人士欣然接受聘请统筹修桥事宜,历时近4年于2007年完成主体修复工程,共耗资9800万元人民币,李嘉诚在内的海内外华人华侨就捐款3000多万元人民币。修复后的广济桥得以重现其历史风姿,如今,广济桥已成为潮州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双地标。

在18日上午的文化旅游活动现场,读特记者看到,庆祝活动以“潮涌韩江、情聚古桥”为主题,通过富有特色的原创歌舞剧《启闭演示古桥情》重现古桥历经沧桑、重修焕彩之美,而潮语《童谣清扬唱吉祥》、潮乐《儒乐声中茶飘香》等文艺演出则突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此外,在广济桥上,木雕、潮绣、手拉壶等妙趣横生的潮州传统手工艺展示,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让游客在领略古桥美景的同时,感受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心志之桥》将讲述从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创建康济桥,到明嘉靖九年知府丘其仁“杀浮梁四之一”,使广济桥正式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历时359年。三百多年间,广济桥屡圮屡修,潮州历代官民百折不挠、务期通达,体现了潮人坚韧不拔之毅力与精神。

潮州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桂蓉表示,广济桥是潮人文化地标,潮州将借纪录片的拍摄,宣传推介潮州旅游形象,展示潮州古城魅力,提高潮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见习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丁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