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闽西红旗不倒

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2017-06-18 17:11
摘要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红色闽西共锤炼出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71位开国将军,100多位开国部长和担任副军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杰出者……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先后有10多万儿女参加红军、游击队,先后组建了5个军的红军部队。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9位、10位大将中有8位在闽西战斗生活过。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红色闽西共锤炼出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71位开国将军,100多位开国部长和担任副军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杰出者......近日,记者来到福建省龙岩市的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丰富的史料表明,闽西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

“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闽西是‘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地方。”讲解员说,从1926年闽西党组织建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闽西党组织和革命武装斗争从未中断,革命火种从未熄灭,20万亩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始终保留在农民手中,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赢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闽西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绝大多数是当地的进步知识分子,邓子恢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1918年结束日本留学生涯,回到故乡,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骨干。在邓子恢纪念馆,通过120幅老照片、85件文物,详尽介绍了他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后在农业合化方面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和重要贡献。邓子恢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见习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