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全国首个!“深圳儿童关爱服务资源地图”启动

读特记者 刘思笑
2020-06-01 16:56
摘要

市民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查找全市儿童服务点的地址、联系方式,并了解儿童福利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和服务资讯等内容。在全国,该地图属首个儿童领域的服务资源地图平台。

6月1日,深圳市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暨深圳儿童服务资源地图发布仪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承办,活动中发布了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资源地图,为实现儿童关爱服务提供集约化、便捷化的线上服务平台。据了解,该地图以大数据信息为基础,汇集全市民政、教育、卫健、检察、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各系统与儿童关爱服务相关的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包括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中心救助管理站、未保中心等服务点共1500余个。市民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查找全市儿童服务点的地址、联系方式,并了解儿童福利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和服务资讯等内容。在全国,该地图属首个儿童领域的服务资源地图平台。

会上,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皮勇华介绍了深圳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深圳逐步建立完善了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在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分类保障制度,全市10个区(新区)在2019年12月2日前先后挂牌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全市74个街道均配有一名从事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儿童督导员,662个社区均配备有一名从事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儿童主任。深圳市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儿童福利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活动中,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叶征航介绍了深圳市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情况。深圳自2007年开始推进儿童专业社工服务,目前,共有33家社工服务机构开展儿童领域服务,儿童服务社工达1097人,通过191个项目在全市378个项目点开展服务,服务总量达330余万人次。深圳儿童社工服务具有覆盖范围广泛、开展领域多元、项目精准深化以及 “援建、‘牵手’,助力喀什、湖南等地儿童健康成长”四大特征。

据了解,这次地图的发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广大有儿童服务需求的市民提供一个便捷的查询服务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给所以儿童社会服务的从业者特别是社会工作者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供更多的资讯给服务对象。地图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它有一个导航的服务,市民可以在上面找到离家最近的社区服务点,接受最便捷的服务。“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更多的还是对儿童福利政策的倡导,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儿童福利和儿童政策的发展。”深圳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张卓华表示。

据悉,深圳儿童社工服务内容包括儿童人际交往与学习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增进、兴趣范围拓展、亲子关系促进、心理服务网络搭建、安全知识增进与能力提升、反家暴宣导、校园欺凌预防、性安全保护促进、儿童友好型社区打造等,服务覆盖社区儿童、亲子家庭、中小学生、孤残儿童、病患儿童、跨境学童、涉罪未成年人、流动儿童、外籍儿童等群体,并打造了“小熊猫”——儿童零暴力成长救助计划、“护蕾行动”校园欺凌减除计划、“爱·会·保护自己”——关爱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安全教育工具包等优质项目。同时,在疫情期间,深圳社工充分发挥专业作用,重点关注儿童的居家安全、亲子融合与自我提升,通过线上形式为孩子们开展了儿童防疫知识科普、居家安全排查倡导、亲子互动与情感增进、云课堂学习、复学防疫应对等服务。

另外,在此次活动中,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布了《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精选汇编》。该《汇编》汇集了来自全市30家社工组织、涉及妇女儿童、社区、残障、医务、司法、精神卫生、禁毒、援疆等十余个领域的40篇社会工作案例。2020年5月,该《汇编》通过中国社会出版社正式出版,以总结深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促进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升,搭建全国各地了解深圳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平台与窗口。

活动中还开展了2019年度深圳社工行业评优“十佳社工”、“十佳优秀案例”表彰,同时,深圳社工机构代表进行了关爱儿童社工服务倡议。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刘思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