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出首份“交通运政执法”电子行政罚单
读特记者 潘未末 通讯员 李雄文 尼广鹏 彭海宏
2017-06-16 14:15

近日,在盐田区环梅路,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盐田大队执法人员将一辆涉嫌“未按规定设置广告牌”的公交车拦停,通过现场取证,对其开具了违法行为通知书。与以往不同的是,执法人员没有手写现场笔录和通知书,而是通过一部“手机”(交运通),在输入违法车辆车牌号码和司机身份证号后,现场打印出“现场笔录”和“违法行为通知书”。这是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推出科技移动执法试点后,开出的第一份电子行政罚单。



根据广东省交通厅提出的“推进科技执法,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工作要求,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于2016年专门成立了智能装备部门,分移动执法、日志管理及后端管理等几大模块,对如何开展科技移动执法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次开出的第一份电子行政罚单,是该支队开展科技移动执法实践的成果。科技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了现场案件登记、现场文书打印、自动生成执法日志等功能。首先,由行业管理部门配合支队智能装备工作人员将行业内数据提前录入系统;一线执法人员发现疑似违法行为后,第一步就要在系统内进行数据查询、比对,核准违法事实后,执法人员再将违法事实录入系统,传输至后台,经审批后开具罚单,整个过程只需执法人员现场通过轻轻地按几次手机、翻动几个界面即可完成,彻底改变了以前人工记录动辄1小时、手酸笔不停的工作模式。在完成前期取证后,通过手机终端直接打印“现场笔录”和“违法行为通知书”,节约了执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还能够根据现场案件登记情况及执法人员的巡查轨迹,自动生成执法日志,执法人员的每一次操作、每一段巡查路线均在系统内留有记录。这在减少执法人员重复性劳动的同时,也是对一线执法人员廉洁执法的考评和监督,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管理水平。

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表示,在本次试点基础上,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开这次科技创新的成果。

见习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潘未末 通讯员 李雄文 尼广鹏 彭海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