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21个历史遗留问题——深圳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工作扫描
记者 石义胜 王奋强
2016-04-25 17:07

2016年3月3日,市委市政府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前往公明办事处红星社区调研。 蒋正华 摄 

光明新区是深圳第一个功能区,也是最为偏远的后发展城区之一。光明新区在城市治理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探索与突围,备受关注。

解剖光明新区这只“麻雀”,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一面镜子,重任落在了市委市政府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肩上。

1月21日,市委六届23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市委市政府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2月16日,春节上班后的第二天,市委副书记李华楠、市委常委田夫率领工作组进驻光明新区,召开了工作组全体成员和新区各级干部共600多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工作组各项工作。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来自30个市直部门的局、处、科级干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新闻记者等110余人,分为公共安全、城市建设和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13个组,工作组以“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找准问题、提出对策、试点解决、示范推广”为工作目标,全方位查找、研究、解决新区以及全市城市管理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蹲点”两个多月以来,工作组在新区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了一批影响制约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解决了21个长期困扰新区发展的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启动了一批改革试点项目,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为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公共安全:多项改革试点逐步推广

光明新区作为我市第一个功能新区,经过八年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生产安全、火灾、食品卫生等安全风险日益突出、隐患逐渐累积、管理压力倍增。

公共安全组提出,一方面,由于新区产业低端化,大量的作坊式企业追求经济利润,在安全生产不愿投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的问题突出,形成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小马拉大车”的管理现实,带来安全监管边界不清晰、行业监管力量薄弱、基层末梢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得新区存在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社会参与安全治理不充分、行业安全标准不健全,公共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区域增多,防范难度大。

公共安全组进驻新区以来,按照找准问题、提出对策、试点解决、示范推广的思路,通过70场座谈会、33场实地走访、13家企业排查、5场跨区横向对比,深入查摆问题、推进隐患整改和试点改革项目。4月6日,光明新区启动余泥渣土受纳场及堆土点隐患、消防隐患、生产安全等19项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目前,梳理的问题清单已解决6项,其余均提出解决意见,由新区或相关部门按进度推进。其中,“既有建筑消防纳管”的经验已逐步推广到南山、宝安,并着手推动修订特区消防条例。“微小餐饮”单位食品经营许可的试点覆盖占新区60%的“微小餐饮”门店,解决了无证经营问题。目前已在全市10个区全面铺开,共受理1962份申请,发放471份食品经营许可证。制定西气东输风险管理标准,工作组搭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重大风险源管控质量平台,梳理出15个风险点,由新区安监局总协调,逐一明确各环节的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安全生产责任人,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一整套管控流程。借鉴广州经验,对电梯日常维护、更新改造、广告收益分配、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特区立法。

公共安全组建议借鉴美国的国土安全部、俄罗斯的危机管理、日本的危机预警预防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在光明新区探索构建上下统一、强势管理、反应灵敏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对公共安全进行“全危险、全部门、全过程”的管理。

城建和管理:走多赢之路 补民生短板

土地多头管理、监管漏洞较大,机构权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公共服务不足、项目建设缓慢……城市建设和管理组经过深入基层一线、充分开展调研发现,光明新区在城建和管理方面存在八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公交场站建设为例,“十二五”规划应设22处公交首末站,但是截至目前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仅有2处。

针对这八大问题,工作组有的放矢,取得了推动土地确权、实现多方共赢,加快项目建设、补齐城市短板,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防控等六项重点工作成果。在补城市短板方面,制定了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光明新区政府投资保障房建设供应试点工作方案,针对49条断头路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重点推进周家大道和公常路建设 ;针对新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停工问题,确定了工程复方案,加快开展已建工程消防和工程验收、行政处罚、规划保留等工作,扩建工程已于4月8日复工;重启了新区高级中学扩建工程;完成了万丈坡、高新西塘家安置房项目“钉子户”拆迁工作,因拆迁导致延期1200天的工程终于动工建设。

土地确权同样是个老大难问题。光明集团待确权土地共59宗,共计233万多平方米,土地确权多年来未有效解决,既制约了企业发展,又影响了新区城市建设进程。工作组进驻后,经与市规划国土委、新区管委会及光明集团多次研究,形成了《关于光明集团土地确权的处置方案》,明确了企业留用土地面积和政府收回土地面积,并明确政府收回由光明集团控制的约4.77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中山大学、地铁6号线、外环高速等重点项目土地整备,真正做到多方共赢。

城市建设和管理组还提出了落实强区放权、开发重点区域、提升土地整备能力等多项工作建议。

市区街道社区权责:5项问题马上就办立即解决

在走访调研中,市区街道社区权责组共收集5大类23大项问题。其中,对于急需解决的5项问题,权责组协调相关部门“马上就办”、立即解决。包括针对新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问题,市编办已发文明确独立设置新区安监局;针对建筑废弃物管理职能问题,市编办已发文将该职能调整为市、区住建部门承担;针对区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的问题,市编办已发文明确市区两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职责等。

“指挥协调”多,“一线执行”少;“推诿扯皮”多,“责任承担”少;“摩擦内耗”多,“协同推进”少;“信息屏蔽”多,“互通共享”少。市区街道社区权责组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后,总结新区行政管理运行中存在“四多四少”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使宝贵的编制资源浪费在中间环节和协调扯皮上,更严重影响了新区的执行能力和效率,并且这些问题在全市层面都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权责组提出了清晰界定市、区、街道定位,市级强化统筹决策职能、区级强化贯彻执行职能、区级强化基层服务职能、社区强化自治,努力实现功能错位互补;积极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编制配备,强化人事管理,努力提升行政资源使用效率等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六条对策解决环保难题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组调查表明,光明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短板”现象明显。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光明新区辖区的茅洲河和观澜河,根据近5年来的河流断面水质常规监测结果,水质现状为劣V类,属重度污染。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光明新区空气环境质量在全市基本处于末位水平,空气质量指标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另外,光明新区道路扬尘污染也较为严重。在固体废弃物方面,垃圾清运不及时,造成面源垃圾污染问题。在生态控制线保护方面,光明新区辖区内属生态控制线范围的土地面积达84平方公里、约占新区总面积的53%,生态控制线和水源保护区存在局部蚕食破坏现象。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包括:一是社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转型升级困难。社区存在大量低端产业,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严重;社区低端产业导致人口数量庞大,环境管理问题突出;低端产业挤占土地资源的发展空间,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环境综合整治压力巨大。污水支管网建设欠账太多,治水提质工程进度缓慢;基层治水提质机制不健全,协作联动严重不足;水环境综合整治面临征地拆迁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三是环保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元共治格局未形成。环保专业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基层环保能力薄弱;部门联动机制不足,未有效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社区工业园区租赁管理混乱,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缺位。

据此,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组提出了六条对策:建立完善污染源动态信息管理,实施污染动态监测和分类分级精准治理;理顺基层治水提质实施机制,加快治水提质工程建设进度;以环保垂直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市区环境管理机制;开展绿色GDP试点工作,推动社区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环保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构建区级环境监管新格局;加快实施光明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助推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治理。

人口管理服务:创建“三位一体”教育新格局

人口管理服务组调研表明,光明新区自成立以来,人口发展总体呈现快速增长且结构不尽合理的特点。新区2015年末实际管理人口达到105.43万人,较新区成立时的53.69万人增长了51.74万人,增幅为96.36%。其中户籍人口5.85万人,较新区成立时增长1.36万人,增幅为30.29%;非户籍人口99.58万人,较新区成立时的49.2万人增长50.38万人,增幅为102.4%。从结构上看,人口户籍结构与素质结构比例失衡现象突出,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达到1∶17,是全市户籍结构比例失衡最为严重的区。新区中小学生源目前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两低两高”。“两低”是新区学生家长学历低、学生家长就业层次低。“两高”指非深户籍中小学生占比高、民办中小学规模占比高。

针对光明新区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人口管理服务组建议加强学位供需双侧管理,调整招生政策,加快学校建设;强化学校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加强民办教育发展与管理的顶层设计,促进民办教育转型升级;健全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创建教育行政、督导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基层党建和队伍建设:研究出台关心激励基层的有效措施

基层党建和队伍建设组调研显示,光明新区在城市管理治理、社会建设、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短板效应逐步凸显,“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发生,集中暴露出新区在均衡发展中存在的明显缺陷和突出问题:一是新区领导班子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状态不佳;二是干部士气低落,怕担责任、不敢担当的思想比较突出;三是干部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四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编内编外人员倒挂严重;五是基层党组织没有真正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有鉴于此,基层党建和队伍建设组提出了六条工作对策。一是尽快配齐配强新区领导班子。二是全面加强新区干部作风建设。三是抓紧研究出台关心激励基层干部的有效措施,树立关心基层、重视基层、人财物权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四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新区基层党的建设水平。五是全面加强编外人员规范化管理。六是建立自下而上的民意畅达、问题及考核评价机制。同时探索建立“下考上”即下级基层考核评价上级机关的制度机制,树立和落实基层导向,改变目前上级机关单向考核下级基层的做法,促进机关切实转变作风,真正眼睛朝下、工作朝下、关心基层、服务基层。

【特评】时刻保持清醒 敢于破解难题

4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的工作汇报,呈现了城市管理治理调研的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整改的动作和方向。

对城市管理治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特区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心里“有本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不容否定,但城市管理治理遗存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通过派驻工作组深入下去摸情况,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问题浮出水面。公共安全隐患累积,成为潜藏于城市的“隐形炸弹”;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违建这一“城市发展的最大毒瘤”成因复杂,整治难度不小;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运营不规范,社区经济亟待转型;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权责不清问题浮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综合整治压力大;实际管理人口远超户籍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出现跟不上的方面;基层党建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有明显薄弱环节,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弱化、服务群众能力意识弱等等。这其中很多问题,并非光明新区独有,而是全市各区的共性问题。

历史证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排解城市管理治理的难题,城市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民生福祉改善就会受到掣肘,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就会留下足以夺命的隐患。

面对挑战,深圳市委市政府展现出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1月21日,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派驻光明新区工作组。春节上班后第二天即2月16日,工作组正式进驻,全方位查找、研究、解决新区以及全市城市管理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推动解决“疑难杂症”,并成功启动了一批城市管理治理的改革试点项目。

推动城市管理治理上新台阶,深圳应当有充沛的信心。深圳的市场环境、法治水平、生态品质、经济发展,虽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但在国内处于高位水平,并常常得到外界肯定。在深圳,推出了党代表任期制、织网工程、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组织登记制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治理的创举。只要我们积极适应新形势,锐意探索新路子,定能开创深圳城市管理治理新局面。

关键就是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触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

基层要做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和根本都在基层,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需要有力发挥出来。让社区党建强起来,解决一些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特区各项事业发展才会打牢基础。问题得找准。制约城市管理治理的难题到底有哪些,症结是什么,弄清情况必须深入管理治理的末梢,深入社区和群众,接上足够的“地气”。体制须理顺。城市管理治理碰到的一些问题,常常都是体制机制不顺造成的,是体制机制存在着导致各方无法密切配合、各层级效能未能充分激发等问题,才使得城市公共安全、基层党建等方面留下了薄弱环节。拿出改革创新的魄力,敢于突破既有体制机制的障碍,才能使城市管理治理的“病灶”得到根治。

向着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奋进的深圳,在城市管理治理上理当做到科学有方、井然有序、安定祥和,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只要我们时刻清醒警醒,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打掉城市管理治理遭遇的“拦路虎”,就一定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使特区发展不断显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