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 6 个月内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不仅营养全面、促进大脑发育,而且还能减少过敏、增强免疫、预防疾病。与配方奶相比,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均衡,更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母乳中含有 55-70g/L 乳糖,30-50g/L 脂肪酸、8-10g/L 蛋白质及 10-12g/L 低聚糖。
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婴儿过敏风险比配方奶喂养婴儿低 3-4 倍。同时,母乳因为妈妈的饮食结构而产生独特的味道,宝宝吸吮乳汁,感受食物的味道,而妈妈通过膳食搭配引导宝宝健康饮食习惯,这对 6 月龄后添加辅食是有帮助的。
那么母乳喂养都要注意些什么呢?来听听中山七院产科专家怎么说。
妈妈产后应尽早开奶
专家指出,母乳喂养需注意: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 7% 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开奶。
喂养时双侧乳房轮流吸空,婴儿应该含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按需喂养,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3 小时。喂完后竖抱,轻拍背部打嗝。
如何判断妈妈泌乳够不够呢?
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可以判断妈妈泌乳是充足的:婴儿每天能够得到 8-12 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吞咽声。出生后最初 2 天,每天至少排 1-2 次,从第三天开始,每 24 小时排尿应达到 6-8 次。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应该生后第三天消失。出生后每 24 小时至少排便 3-4 次,每次大便应多于 1 大汤匙,出生第三天后每日可排软、黄便 4-10 次。
坚持6 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 6 月以内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按需喂奶,双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 6-8 次或更多。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哺喂人工挤出的母乳。特殊情况需在满 6 月龄前添加辅食者,应咨询专业人员后谨慎做出决定。
理性看待配方奶
母乳喂养从按需喂养模式逐步向规律喂养模式递进,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良好习惯。婴儿异常哭闹时,需考虑非饥饿原因,积极就医。
0-6 月龄,需在医生或专业人士建议下使用配方奶。6-12 月龄,配方奶可作为母乳不足的补充。对于一些特殊配方奶,如早产 / 低体重儿配方奶、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适度水解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不含乳糖配方奶、豆类配方奶、苯丙酮尿症配方奶一定要在医生及专业人士建议下使用。
有以下情况,是不适宜母乳喂养的:1、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慢性心衰、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癫痫、严重精神病等;2、母亲感染 HIV、母亲患乙型肝炎,需在妊娠期进行阻断治疗,但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绝对禁忌症,婴儿出生后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同时接种乙肝疫苗;3、母亲患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进行治疗后可哺乳;4、母亲感染结核,有效治疗控制活动性结核后可哺乳;5、母亲患急性乳腺炎,感染控制后可哺乳;6、儿童患苯丙酮尿症(PKU)、半乳糖血症等先天性遗传代谢,需喂养专门配方奶及食物。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