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自1月22日全国演出场所全部停演以来,国内演出行业全产业链停摆已有4月余。日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持续向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于本月中发布了《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对于影剧院等文化经营场所的开放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意味着演艺界终于有条件展开“破冰行动”。日前,记者采访了数位深圳本土业内人士,得到了一个普遍的声音:市场恢复生机尚待时日,但演艺界仍积极探索,有物可做。
《阳台》剧照
30%上座率,让商演仍处为难境地
先做起来,远比纠结限流更实际
“一切尽在30%”,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演出部负责人李女士一语道出行业之难。最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开放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通知》中,“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场座位数的30%”的要求,让她这样的从业者感到为难。不开无疑是煎熬,但开了门,也未必如想象般美好。限流开放既破除了疫情中的行业“沉睡魔咒”,却也让主营商业演出的演出公司无法收回成本。据记者了解,目前启动的多是公益项目,商业演出的复苏仍旧审慎而稀少。
对此,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钰告诉记者:“演出行业恢复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观众有信心走进剧场。下半年可能有所好转,我们只能观望。”当观众认为封闭的剧场空间变得安全,才会认真考虑看演出这件事。徐钰认为,熬过开放初期的困难,是全行业的必经之路,巩固好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换来的防疫局面,演艺行业才能谈复苏和发展。
经典结构喜剧《阳台》
在中国演出家协会的统计中,因疫情缘故全国退票已超过300万张,还有一些已售票以演出延期的形式处置。今年,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的重头项目之一,是由陈佩斯执导、其子陈大愚挑大梁的经典结构喜剧《阳台》,据介绍,该剧去年底开票以来,票房成绩不错,但如今还未到公演日期,徐钰说:“没再卖票,但已售出的票也一张没退。”深圳的观众们,也在观望。
谈到接下来的发展,徐钰表示,公司两大品牌演出项目“深圳少儿艺术季”计划转场线上,演出形式也有所转变,下半年的“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正积极联系策划与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开展线上联动。“虽然剧场还未完全开放,我们也规划好了年底的演出排期,探索新环境下的演艺方式和商业模式,先做起来。国企在关键时刻要有担当,如果完全从市场角度考虑,今年就做不了任何行动了。”
档期难定、涉外演出搁浅
国内艺术家及院团反而获得更多演出机会
“不确定性”,是疫情对演出行业带来的另一重影响。全面解禁时间没有公布,这让很多剧院、经纪公司、演出团体和艺术家都无从更早确定档期。此外,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这使得今年的涉外线下演出项目难以开展。然而,原定的外国院团演出项目,大多被替换成了本土艺术院团,这反而给了国内的艺术家们更多的展示机会。
青年钢琴家袁芳
对此,著名青年钢琴家袁芳深有体会。自演出逐步开放以来,她已经陆续收到国内众多院团和经纪公司抛来的橄榄枝。6月27号,她将在青岛大剧院与青岛交响乐团合作,带来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7月3日,她将与老朋友深圳交响乐团合作,于国内首奏卡巴列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暑期,她还将登上深圳音乐厅“美丽星期天”,与乐迷分享曼妙琴音……袁芳曾与国内外众多名团合作,但最近的国内演出邀约数量还是让她不禁感叹:“好似迎来了一个爆发期。”
不仅如此,线上项目是如今艺术院团、演艺单位无法忽视的“新战地”。线上音乐会、直播演出规模初现,在线音乐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剧院演出生态环境。全民宅家抗疫期间,袁芳受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邀请,直播展开钢琴大师课,她视频连线指导四名琴童的练习,其余孩子则通过直播观看。这也为平时专注于古典音乐和钢琴教育的袁芳,带来了新的体验。今年,袁芳还受邀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在“世界地球日”这天亮相“DOUlive”音乐会,用古典乐的美好抚慰人心。那个从前在她看来“与古典乐的精神世界不平行”的抖音,也给了她不少启发。不久前,她即兴弹奏了一曲二次元“神曲”《达拉崩吧》上传抖音,“破圈”带来的惊喜让她开始思考艺术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直播和多媒体渠道的加入,实际上能让更多人看到舞台上的艺术,长久来看,线上平台会让演艺行业更加强大”。
好戏不怕晚
疫情中本土剧团展现创作活力
对于深圳的年轻观众来说,深圳本土青年剧团“爪马戏剧“是个充满活力的招牌。元旦期间,他们便公布了今年的重头戏——舞台剧《恶作剧之吻》的国内巡演。如果不是疫情的缘故,深圳的观众早在3月底就已经看过这部高甜经典漫改剧了。爪马戏剧负责人王少伟告诉记者:“我们取消了原定3到5月的所有演出,当时很多观众不愿意退票,怕到时候买不到票。”然而,他透露一旦条件允许,《恶作剧之吻》仍是今年的主推戏剧。并寄望该剧能在下半年与观众见面,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一部亮眼舞台剧作品。
爪马戏剧
疫情期间,常担任剧目制作人的王少伟做起了编剧,受广东省艺术研究院的邀请,他创作完成了一部名为《我看见逆行者》的戏剧剧本,讲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的故事。他希望未来这部作品既能在剧场演出,也能到基层去,让平时没机会走进剧场的观众也能看到身边的故事。除此之外,今年爪马戏剧还计划将原创现实主义题材戏剧《时代糖厂》搬上舞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剧本和所有美术视觉的创作,随时可以开始排练。”疫情阻挡了线下演出的脚步,却给了爪马这样的戏剧团体“修炼内功”的时间,展现出了创作的活力与热情。
疫情之中,爪马戏剧彰显原创活力
诚然,舞台演出作为相对传统的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如何从互联网引流,以及收入转化仍需时间摸索,当前的困境是明显而具体的。对此,王少伟表示爪马戏剧当前最主要的变化,是逐渐转而面向全国的观众,宣发手段上开始借鉴影视的宣传手段进行全国推广。“当然,我们是深圳的剧团,深圳自己的阵地还是会继续坚持的。”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