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斤鸡蛋换一斤蒜! 农产品又进入暴涨暴跌的怪圈圈了
读特记者 陈颖
2017-06-05 21:23

 

近期天气日渐炎热,我市农产品也开始“不淡定”起来。蒜薹价格大幅下跌、鸡蛋跌入“2元时代”、香菜价格一飞冲天......农产品大起大落、肆意“变脸”,到底是为哪般?

其实,不管是之前的“蒜你狠”、“向前葱”、“姜你军”,还是近期的“倒霉蛋”,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等系列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农产品深陷暴涨暴跌怪圈,是否真的“无可救药”?

市场怪象:五斤鸡蛋换一斤蒜

“这几个月的鸡蛋都好便宜,好一点的才3块2毛钱一斤,以前都要4块9毛钱一斤呢”。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过完年之后鸡蛋一直很便宜,都没有涨过价。

景田一家超市里,正在采购鸡蛋的刘先生笑嘻嘻地说:“现在买鸡蛋特别划算,西红柿都要5、6元一斤,以前是西红柿炒鸡蛋,现在是鸡蛋炒西红柿了”。

福田农批市场的鸡蛋批发量占了我市80%以上的份额,春节后,鸡蛋价格一直下跌,近日更是在2.5-2.7元每斤之间浮动,蛋价跌入了“2元时代”,让鸡蛋批发商们始料未及。“两快多一斤的鸡蛋,实在太少见了,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低的价位了”,一位批发商感叹说道。

今年以来,鸡蛋价格持续走低。1-5月深圳海吉星市场鲜鸡蛋批发均价累计下跌38.01%,5月份,鸡蛋价格跌破新低,进入“2元时代”,批发均价仅为2.87元每斤。

蛋价大幅跳水,但市场上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涨上天的蒜价。疯狂的大蒜在5月中下旬价格已涨至12.7元每斤,同比上涨50%,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样两个不按“套路”出价的农产品,成就了一出“五斤鸡蛋换一斤蒜”的市场大戏。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蒜价的“风风火火”,与大蒜同根共生的蒜薹却陷入价跌滞销的困境,深圳中农数据价格行情显示,进入四月份,市场蒜薹价格一路狂跌。目前,价格已经跌破四元每斤,蒜薹累计跌幅达到49%。

另一个暴涨行情十分明显的品类是香菜,目前批发均价每斤9.5元,环比上周上涨154.46%,可谓“一飞冲天”。

直接原因:供需失衡游资炒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鸡蛋价格持续低迷,“火箭蛋”瞬间变成了“倒霉蛋”,最主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存栏量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和所有农产品一样,鸡蛋价格也有周期性。在2014年中秋节到2015年春节前后,鸡蛋价格走高。2014年9月,鸡蛋零售价甚至一度涨到了8元每斤。在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市场条件下,许多地方不考虑市场情况,盲目跟风,急速增加养殖规模,导致目前整个鸡蛋市场供应量过剩,市场短时间内难以消化,销路受阻,价格自然下跌。

福田农批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跟风造成的价格波动和滞销,这样的农产品案例近年来并不少见。继近年来的“蒜你狠”、“姜你军”之后,今年以来大葱、鸡蛋等也上演同样一幕,一样因供大于求而“跌跌不休”。

以鸡蛋为例,利润高的时候,行业各环节、各种资源都一股脑参与进来,导致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引起价格回落,周而复始,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没有形成稳定化和常态化。鸡蛋批发商陈老板告诉记者,目前养殖的门槛较低,许多农户在小院子就可以进行,价格高时容易一哄而上,而价格低时又会纷纷“杀鸡退市”缩小规模,从而容易导致供应量的大幅波动,带动价格快速变化。

受访专家表示,周期性供需矛盾带来的价格波动,不仅出现在鸡蛋行业,大蒜、猪肉等农产品也深受影响。

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游资炒作以及经营者操纵价格存在一定关系。以大蒜为例,由于大蒜易于囤积储存,再加上可长期保鲜的特性以及大蒜产区存在大量的冷藏库,使大蒜投机较为便利。一些投资者会提前大肆收购新蒜,囤积惜售,加剧了价格波动,导致价格暴涨。

专家表示,分析这些大起大落的农副产品,除季节性因素外,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本质上仍是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产销两地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统计和发布平台,导致大多数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是一本“糊涂账”,使一些农产品始终处于“高价-扩种-低价-减种-高价”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何破解:多方合力稳定农产品价格

深圳中农数据研究中心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周期性,但价格大起大落对市场发展是无益的,更会损害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农产品一头连着生产者,菜贱伤农,使农民饱尝了不少苦头;另一头连着消费者,菜贵伤民,致使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增多。

那么,如何破解农产品暴涨暴跌怪象呢?

从长期看,除要重视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外,农产品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也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中短期趋势性的分析,引导生产部门紧紧把握准确的供求关系,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农产品生产每个环节的利润实现合理分配也非常关键,只有努力保护好各个环节的利益和积极性,才能最终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从市场角度看,农批集散分销有一定的抑价作用。福田农批市场总经理肖冰告诉记者,多年以来,深圳各大批发市场作为深圳市农产品主要集散中心,一直在发挥平抑物价的重要作用,并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监控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方面,深圳已先行先试。记者采访获悉,为进一步推进线上大流通生态平台和线下批发市场的深度接轨,深圳农产品公司旗下“大白菜+”电商平台已正式上线,通过对实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形成的海量流通数据,以及数十家大型批发市场网络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产销信息的精准推送,以此期望实现信息共享、科学预判和平衡供求。

另外,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中间商囤积居奇、炒买炒卖的行为,采取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防止投机者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同时,积极引导发展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抓住当前机遇,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陈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