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领“战”疫情,在线研教待“花”开

​读特记者 焦子宇
2020-05-26 16:03
摘要

“停课不停学”,罗湖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谭振兴在网上教学期间迅速组织成立区科学教学资源团队、科学防疫科普团队、科学教研事迹团队,为“战役”贡献教学力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020年新年伊始之际,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无硝烟的战争中,抗议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武警战士、志愿者等拼搏抗疫的姿态,奋斗在疫情前线。“停课不停学”,罗湖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谭振兴在网上教学期间迅速组织成立区科学教学资源团队、科学防疫科普团队、科学教研事迹团队,为“战役”贡献教学力量。

科学团队研资源,创作在线导教学

据了解,截至目前,罗湖区小学科学的教师团队已推出130多篇科学教学资源微课推文,小学1-6年级科学下册“一课一文”,总点击量达20万多人次,微课投票达12万多人次,平均优秀率达97.6%。

为全面了解罗湖区小学科学学科“线上”教学效果和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提高线上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特殊时期学生“学有所得”,谭振兴依据疫情防控期教育局的指示,组建了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推文创作团队。该团队主要由深圳市东晓小学刘文丽老师和深圳市水库小学龚斯惠老师两位牵头人和罗湖区14位优秀青年科学教师组成。团队主要工作积极研究推文制作方法,根据平台特点结合教学方法重新构思,最终把各年级科学教学资源制作成教学推文。再由“格物教研”公众号推送,助力罗湖区科学线上教学,为罗湖师生服务。

教学微课资源搭建的首要动作是制作微课。科学教研员谭振兴老师组织名师、骨干、新秀教师和各校推选的优秀骨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微课比赛。深圳市北斗小学黄培辉、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邹毅、深圳市洪湖小学黄鑫焕、深圳市东晓小学李志明、深圳市东晓小学刘文丽五位教师承担起了对新秀教师制作微课的指导工作。专家组老师们分工明确,耐心指导,对遇到的疑难困惑及时解答,完成了各个年级微课资源的审核工作。一至六年级科学微课资源制作工作顺利完成。

学校任务安排表

教学微课资源收集完成后,教学推文的制作要行动快,效率高,针对性强!深圳市东晓小学刘文丽老师和深圳市水库小学龚斯惠老师立即组织资源推文创作团队创作精美的教学推文。制作推文的老师们在化身为授课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一篇推文中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堂,科学知识通过对话形式等方式灵活呈现,并通过答题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在推文中为大家展示一节节生动的科学课。

高投票的推文1                

高投票的推文2

据悉,今年罗湖区小学科学首次在线教学探讨活动中,深圳市东晓小学教师冼嘉茹就巧妙使用格物教研《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推文中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目前团队还在继续创作、研究,后续还会有相关教学资源推文出街,最终将完成1-6年级全部课程教学资源的推送。

科学防疫我做起,科普学习展交流

50所学校科学防疫推文“一校一展”,点击量超16万;各校遴选980件学生作品在线评审投票量达83万,访问量超60万人次。

为响应国家全民战“疫”的号召,依据深圳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指引和罗湖区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管理指引,罗湖区教科院迅速组织开展小学生“科学防疫”科普知识展示与比赛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手抄报、小报告和微视频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致敬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们,传递温暖和力量。小学防疫团队由深圳市水库小学教师庄丽情、深圳市明珠中英文小学教师沈炯珊和深圳市东晓小学教师冼嘉茹组成,这三位老师负责联系各校科学老师,收集各校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制作成精美推文,通过“格物教研”公众号推送,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防疫科普知识。

在防疫最关键的节点,罗湖区教科院发起的“科学防疫”科普知识展示与比赛活动,让全区小学都活跃起来,老师、学生、家长都积极投入,发挥各自的想象和创意,用多种方式呈现自己防疫科普的收获和心得。家校齐联手,小手拉大手,科学防疫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罗湖区小学科学开展“一校一展”的推文展示活动,将各校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及时分享给大家,一起用互动学习的方式响应抗“疫”号召。从2月到4月累计发布53篇防疫推文,以科普手抄报、科普微视频、科普小报告的方式科普防疫知识。防疫科普推文总点击量达16万多人次,防疫科普覆盖面广。

已经推出的防疫推文1      

已经推出的防疫推文2        

已经推出的防疫推文3

西外,小学防疫团队还在线组织投票活动,将罗湖区各小学最终遴选出的447张科普手抄报、247篇科普小报告、286个科普微视频借助网络全面展示,借此普及防疫知识。投票活动累计83万次投票、60万次访问量,网络平台扩大了传播力影响力,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

在线教研聚合力,携手学习出高效

在线巡课视导研讨达54所小学,23所学校科学科组教研“一校一展”,实现全区270多位科学教师全部在线教学全指导。

凝聚罗湖区科学科组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力量,为推进疫情期间区科学学科教研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科学学科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研事迹团队一方面联系各个学校科学科组,协助各校科学老师们制作分享本校疫情期间关于组织教学的科组事迹、好人好事和先进教研措施等,另一方面指导制作了教研员在线视导、教研专家组在线巡课等推文。推文通过“格物教研“公众号推送,让更多的老师、家长、学生了解罗湖科学人在线“战”网课的优秀事迹。

根据线上教学指导文件,疫情期间各学校科学科组开展“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授课。为能及时学习线上教学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规范各校科学老师网课教学,促进网课教学有序、高效地开展,2月20日开始,教研事迹推文团队联系各校科学科组,了解学校科组抗疫情期间备课、授课、教研等情况。团队成员利用微信建立各校的交流群,借此指导各个学校完成推文制作,并通过“格物教研”公众号分享,让更多的老师能学习好的经验用于线上教学,达到研教促学作用。借此,家长和孩子们也能了解到科学科组、科学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状态,有效促进家校合力。

同时,教研事迹团队还负责制作教研专家组在线巡课推文。从3月13日开始,教研专家组根据预定的计划,与各校科组长密切配合,每天对2-3所学校开展巡课、指导工作。巡课期间,专家组成员从直播软件、课堂组织、作业布置、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作为科学综合反馈的依据。对于备课认真细致、课堂组织有序、课堂教学效果好、亮点突出的教师,专家组成员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专家组成员也及时向学校科组长反映并提出改进建议。教研专家组每日填报巡课日志,记录巡课学校、年级、授课教师、课题、线上教学工具以及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亮点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截至4月25日,教研专家组已经对44所学校进行了线上巡课,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

疫情期间,罗湖科学人善于把“挑战”变成“机遇”,不断探索和改进疫情之下线上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优化空中课堂,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促进线上教学水平的提升,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接受。美丽的校园里虽然没有师生同堂学习的身影,但线上教学的朵朵桃花却在春风中含笑绽放,罗湖科学人脚踏实地,不忘教育的初心,相伴砥砺前行。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