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速来围观!这些儿童用品上了“黑榜”,千万不要买

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岳志轩
2017-05-31 23:01
摘要

抽查发现10家企业生产的1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5%。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让孩子们健康幸福成长是所有家长的最大心愿。5月31日,广东省质监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度儿童用品、防蚊杀虫用品质量专项抽查结果。家长们要赶紧来围观一下了,千万不要买了“黑榜”上的产品。  

玩具产品共抽查了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地市(区)100家企业生产的150批次玩具产品,结果显示,9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6%。

在9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涉及玩具的正常使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小球)、可预见的合理滥用(尖端、刚性材料上的圆孔、小球)、邻苯二甲酸酯等7个项目不合格。经检验,17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8.3%,剔除2批次仅警示标识项目不合格产品,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5%。17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涉及结构安全(边缘及尖端)、结构安全(其他)和警示标识等3个项目不合格。

婴幼儿服饰产品抽查了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东莞等6个地市(区)29家企业生产的50批次婴幼儿服饰产品。抽查结果发现6家企业生产的7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4%。7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涉及纤维含量、pH值2个项目不合格。  

蚊帐产品抽查了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东莞、江门、顺德等8个地市(区)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蚊帐产品。经检验,发现1家企业生产的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3%。1批次不合格产品涉及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

电灭蚊器产品抽查了广州、惠州、中山、江门、揭阳、顺德区等6个地市(区)32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电灭蚊器具产品。抽查发现10家企业生产的1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25%。10批次不合格产品,分别涉及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结构、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螺钉和连接等6个项目。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抽查了广州、珠海、汕头、佛山、梅州、汕尾、中山、顺德等8个地市(区)16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家用卫生杀虫用品产品。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广东省质监局质监处刘超越副处长介绍,本次抽查首次采取“双随机”模式进行,一是在企业名单库中随机抽取拟抽查企业,二是 在抽样人员库中随机抽取抽样人员,并对随机选取的拟抽查企业和抽样人员进行随机搭配,最大程度地保证抽查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抽查结果的科学、权威。  

此外,除了把握应节性、季节性重点产品及社会热点,将儿童用品(玩具、儿童家具、婴幼儿服饰)、防蚊杀虫用品(蚊帐、电灭蚊器具、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等6种应节消费品、夏季常用消费品和群众关注的重点产品作为监管产品。本次抽查还加强“二胎”相关产品质量监管,将婴幼儿服饰产品中除婴幼儿服装之外的服饰产品,主要包括袜子、脚套、围兜、帽子、手套、肚围、睡袋、抱被、包巾、口水巾、汗巾、浴巾、围巾等产品,首次单独列为抽查对象。  

对于本次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责成相关地市质监部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组织复查;对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岳志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