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 姚明两会建言,体教结合不能两张“皮”!

读特记者 高志明
2020-05-24 15:03
摘要

两会期间,姚明在会上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大会发言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其中谈到了运动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话题,并建议应防止人才出现断层的情况。

每年的两会,都不乏体育界明星人物的参与,本届也是一样。作为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不仅因其高大而醒目,更因为他每年两会都有突出提案而引人关注。

两会期间,姚明在会上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大会发言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其中谈到了运动人才储备等方面的话题,并建议应防止人才出现断层的情况。

姚明表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他建议,要建立涵盖基础体能、专项技能、专业竞赛的社会化体育教学体系。扭转学校体育课“重体能、轻技能”的趋势。他还建议,将适龄体校学员、专业运动员全部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升专业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另外姚明提出,当前我国很多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储备并不雄厚,以男篮的情况为例,中国男篮国家队成员的选拔面基本为CBA联赛20支球队的350名球员左右,而在征战CBA的这些球员中,有60%左右的球员由辽宁省、山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江苏省这6个省份输送。

仅有22名球员来自非专业渠道,因此姚明认为,男篮青训渠道的拓宽,是当务之急的问题。“现阶段要进一步拓宽青训渠道,防止‘人才断层’。”姚明表示,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周期一般在8至10年左右的时间,而高水平的运动员更是难能可贵,需要更多的时间,更为细致的打磨和培养。

因此在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应特别注意各个运动项目的后备力量培养,避免出现新的体系尚未建立,旧的体系已经无人问津的情况。

姚明还针对此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要包括理顺包括学校、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队、社会机构在内的人才输送机制,做到“谁培养,谁受益”,消除行业壁垒,化解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员的升学壁垒。

另外,姚明还建议将适龄体校学员、专业运动员全部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升专业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鼓励中小学校与体校加强合作;体校教练进教师编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纳入教育系统统筹;提高基层教练员、裁判员待遇,鼓励基层教练员参与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作为曾经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姚明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句句切中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要害问题,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进而成为中国培养未来体育人才的重要指引。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高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