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不能祝“快乐”只能祝“安康”?不服来投票
编辑 王润天
2017-05-30 14:09

端午节到了,好多朋友一大早就打开手机,在微信群里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这时候有没有人纠正你,端午节应该祝“安康”而不是“快乐”?小编一大早就经历了这样的事,虽然口头上表示涨了姿势,可是心里还是很疑惑。端午节到底能不能祝“端午快乐”,还是真的只能祝“端午安康”?

正方:只能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

怀揣同样疑惑的人很多。对于这一措辞问题,观点也分为正反两派。

正方认为,端午节不同于春节等欢庆的节日,而是驱邪避灾之日,所以只能说“安康”,而不能说快乐。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老祖先们认为“重午不祥”。先秦时,五月被称为“毒月”,原因是夏日初临,气温上升,蛇虫繁殖,同时五月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端午的习俗里,有“佩香囊”、“饮雄黄酒”、“挂艾蒿”等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里都包含一个共同的元素,那就是“驱邪”。不仅五月是“毒月”,连五日也被称为“毒日”,这样的日子有什么可快乐的呢?

因此,端午节在古人眼里,是作为祛病防灾、驱邪避毒的日子,功能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哪有祝人“卫生日快乐”的?自然是只能祝“端午节安康”了

反方:可以祝快乐!“安康”一说是伪民俗

而反方认为,“安康”一说不是真传统,是伪民俗。北宋词人晏殊在《端午诗·内廷》中写道:“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此外,唐玄宗也曾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说道,在端午节“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由此可见,端午节已经“快乐”了上千年了,为何到了今天,突然又只能祝“安康”了?

中国传统文化学者高福生是反方观点的持有者,他认为端午节到了今天,可以说是多重文化层积累加的结果。中国人天天都应快乐,日日都盼安康。说“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宜说“快乐”,不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有悖于中国人乐观向上的文化精神

你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到底端午节是跟清明节一样,只能祝“安康”而不能祝“快乐”,还是围绕其喜庆的节日氛围,“乐”上一“乐”也无妨?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

 

编辑 王润天

(作者:编辑 王润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