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小学获授牌成立“光明少年科学院分院”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罗明辉 文/图
2021-09-29 20:16
摘要

9月28日上午,第二届深圳科普月光明区现场活动启动暨光明区少年科学院成立仪式在光明区艺术中心图书馆举行

9月28日上午,第二届深圳科普月光明区现场活动启动暨光明区少年科学院成立仪式在光明区艺术中心图书馆举行,活动由光明区教育局、光明区科技创新局主办,市教科院光明分院承办,我校何维泉校长,科技指导教师李卫荣、潘雪平带领3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经过前期积极申报,层层评审后,光明区遴选了30位光明区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和6家光明区少年科学院分院,其中,东周小学获批授牌成立“光明少年科学院分院”,六(6)班谢嘉进、六(5)梁誉严和六(4)班梁铭鸿被评为光明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

东周小学“光明少年科学院分院”下设三个研究所,分别为江茵老师主持的“筋斗云”创客研究所、王勇老师主持的机器人研究所和杨波老师主持的AI创新研究所,三个研究所均被评为光明区首批少年科学院研究所。江茵老师和王勇老师被聘为光明区少年科学院科创导师。

此外,在光明区少年科学院LOGO征集与评选活动中,东周小学江茵、潘华、陈淑玲老师分别获得教师组一、二、三等奖,江茵、袁培军、李卫荣、刘明婵四位老师辅导的六(4)班郑立卓、五(1)班李思成、六(5)班周家全、梁誉严、蔡金海、苏彦玮等同学分别获得小学组一、二等奖。

科技教育是我校特色品牌,缘于17年持续地探索和积淀。学校以科技教育课程的普及为抓手,以创客教育为引擎,推动科技教育环境化、科普教育学科化、科创活动常态化。从科幻绘画到创客课程,从校园科技节到校外实践活动,从学生科创队到科创教育导师团,从硬件保障到软件文化,建构了全方位、立体化和多维度的科创教育体系。师生成果凸显,先后有10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奖励,近几年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50多项,学校创客室获评“深圳市第二批创客实践室”,江茵老师及其团队成员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科幻画与3D打印》获评深圳市精品好课程。

在光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作为光明区少年科学院分院之一,将继续践行“科技·生态·幸福”的教育理念,发挥学校优势,组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实践、科技竞赛、科技体验、科技教育研究等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科学研究视野、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校将充分利用光明科学城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使学校在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实践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做出引领和示范性探索,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科学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努力将学校打造成科技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为国家科技进步培养后备人才奠基。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罗明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