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第22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use heart to connect”。为广泛宣传心脏健康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心脏健康、及时拯救心脏的良好氛围,深圳市急救中心午联合深圳市体育中心,举办2021拯救心脏科普行动暨深圳体育健康大讲堂第51期宣传活动。记者获悉,深圳公众场所配置的AED已使用107次并助力成功挽救3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5岁。
活动现场,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吴仍裕表示,近年来,深圳市急救中心致力于提升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持续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拯救心脏的神器AED配置到全市各类公众场所,同时用心与各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
急救培训师现场演示AED的使用方法
深圳市体育中心作为市民运动的重要场所,极其重视市民运动健康与员工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深圳首批安装配置AED的单位之一,该中心仅近两年时间内就有多名员工及时出手成功挽救了4条宝贵的生命。
2019年5月16日晚,体育馆内员工王震宇,及时将AED送达抢救现场、协助救回跑友孙先生。
2019年12月21日下午,网球中心员工班鼓,徒手心肺复苏+AED救回75岁网球“发烧友”老李。
2021年5月15日晚,在门岗值夜的员工陈思帆第一时间拨打120,王池建、陈兵实施胸外按压成功救回在游泳跳水馆附近倒地的市民李先生。
2021日9月24日下午,游泳跳水馆员工王杨,徒手心肺复苏+AED救回在羽毛球馆内倒地的市民崔女士。
其中几位“救人英雄”也来到了现场,分享他们的救人过程与心得,并与同事们一起在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训导师的指导下,温习了心肺复苏与AED的使用方法。
“救人英雄”(从右至左分别为王杨、班鼓、王震宇)
为了让更多市民懂急救、会急救,深圳市急救中心于2021年9月30日至11月30日(10月1日除外),面向18周岁以上的市民推出公众急救培训“大礼包”,12200个免费培训名额,分批次在“深圳急救”公众号上进行发放,市民可以根据自身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参与培训。培训采用的是深圳市急救中心针对零基础普通市民而自主开发的初级救护员课程,内容包括急救四步法、心肺复苏(CPR+AED)、异物卡喉、外伤急救四大模块,确保经过培训后市民遭遇突发心脏骤停等急症时,能够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正确施救。
(原标题《世界心脏日|深圳公众场所配置AED助力成功挽救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