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广东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工作支持计划”的顺利进行,发挥深圳市社会工作示范引领作用,深圳市专家调研组赴坪山区坪山街道社工站开展了实地评估工作。
5月21日下午,由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调研员肖敏智、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科长李祥杰、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晓凤和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卓华一行组成的调研组来到坪山街道社工站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工作。坪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吴可立、坪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利环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专家首先参观了坪山街道社工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社工站的选址和设计给予了充分认可,开放式办公区、终身成长书库、创想创议空间和直播平台等功能分区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调研组专家的一致肯定。
随后,吴可立副局长对坪山区社会工作发展情况、坪山街道社工站的建设和服务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张卓华秘书长介绍了本次实地调研(评估)的目的、内容、流程以及调研组专家成员,坪山街道社工站谭超华督导从回归篇、深耕篇、跃升篇和抗疫篇四方面进行工作汇报。汇报结束后,调研组专家对社工站的基础建设和专业服务资料进行查阅,并就社工站的服务运营细节与街道公服办、社工机构负责人和社工站社工进行访谈。
在点评环节,调研组专家对坪山街道社工站的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和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评价,认为在服务规划、设计立意高,如在抗疫期间制定了流浪人员救助流程指引和“安心热线”工作手册;街道统筹、策划并实施了“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精准帮扶项目、“坪山好邻居”银龄互助项目等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
同时,专家也对社工站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发挥街道社工站统筹协调作用,联动街道、社区各领域社工开展精细化的专业服务;将特殊人群服务和普惠性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系统的资源清单及地图,打造多元化的一站式资源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成效监测平台,不断加强服务品质化,逐步形成社会治理机制;分领域制定服务标准和工作手册,建立个案转介和救助中心。
最后,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肖敏智调研员简单介绍了“广东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工作支持计划”的实施背景,并对社工站的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聚焦民政主责主业,精细化开展服务;二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及需求;三是关注儿童发展状况,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此次调研让坪山街道社工站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未来社工站将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站位,深入探索服务模式创新,提炼本土社会工作经验,构建新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融合创新型平台。
编辑 彭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