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听”123件书法作品讲述“深圳特区故事”

读特记者 段凤英
2020-05-21 19:13
摘要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作为一种中华古典艺术形式,书法映照书写之人的形神,记录时代的历程。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作为一种中华古典艺术形式,书法映照书写之人的形神,记录时代的历程。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了向这一特殊时刻献礼,5月21日上午,“创意与传承——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该展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书法家协会、深圳美术馆承办,将展至5月31日。为配合本次展览活动,该展览作品集同步发行。

▲展览开幕式现场

行书、草书、小楷、小篆、印屏……作者们围绕深圳这座城市肆意挥洒笔墨,便有了本次展览中形式丰富多样的展品。开幕式上,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静介绍,此次展览在全市范围内征稿,共收到来稿900余件,经过严格的评审后选出100件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加上市书协主席团和特邀作者的作品,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23件。此外另选出31件为入选作品,因展览场地所限未能展出,但一并收入同名作品集。以书法篆刻的形式歌颂深圳这座特区40年来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和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讲述精彩的“深圳特区故事”,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

“深圳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在这里一切都是新的,别的城市没有深圳这个特色。”李静以本次展览为例说道,“创意与传承”系列展览已经做了5年,每年都有新作者不断加入,本次展览就诞生了30名新作者,这些新生力量为展览注入活力,也是“创意与传承”的题中之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深圳书法界始终秉承移民城市的创新精神和自觉自信的文化态度,倡导“植根传统,鼓励创新”的艺术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不断提升文化学养和精神境界,推动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反映时代精神、表达社会风尚,深入探索富有时代精神、深圳特色的城市书法艺术,不断致力于新时代深圳书法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贡献文化力量。

▲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静

为此,深圳市书协希望通过主题展览促进创作者在创作水品和思想上的反思,从而提高创作能力,涌出更多优秀作品。在李静看来,创作者创作的主题内容反映了其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感情,因此,主题展的主题值得深挖,我们要借助主题展览做文化内容上的提升与创新,促使文化深军思考,怎样带着敬畏之心让书法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深圳特色。李静希望,利用主题展览推动书法文化发展,并以此发挥艺术的力量与精神。他说,如果每一代人都做点积累,往前推动一点点,那么,城市文化会有质的飞跃。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段凤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