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深圳居民年均阅读纸质图数量6.61本,年均阅读电子图书10.42本,远超过3.22本的全国平均值。
深圳市鼓励市民阅读,随处可见的移动图书馆多达200多个。
热爱读书的深圳市民在选择书籍时也有自己的特点。
深圳图书馆对2007年—2014年8大类图书借阅量在年借阅总量所占比重的分析表明,深圳人最爱看的还是文学类书籍,7年平均借阅量达到总借阅量的31.64%,其次便是工业技术类和经济类,7年平均借阅量分别占总借阅量的13.75%和12.07%。
从年龄上看,19-39岁的人为主要借阅者。但60岁以上的人平均借阅量才最高,达到36.47册。
4月22日上午,读特君在深圳书城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深圳市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
问题一:你一般什么时候读书?
“晚上睡觉前”
'带孩子看书的时候"
'周末休息的时候"
以上三个时间段成为主要的阅读时间。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青年男女回答时写到,会在等地铁或坐地铁时阅读电子书。
问题二:你最近一次完整阅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还在进行中,没有读完”
“上个月”
“哈哈哈,太长时间,不记得了”
除了这些回答外,最普遍的答案是“半年前”。
相比较在读书时期大量的阅读时间来说,工作之后再抽时间阅读,并静下心来阅读的确不容易。能够保证半年读一本书,深圳人也是很拼的!
问题三:你觉得读书对你有什么帮助?
“洞明世事”
“开阔视野,教育小孩”
“让人平静”
"了解更多知识"
“更期待未来”
“让自己更像自己”
大多数市民认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求知永远是书籍给人的第一步。求知之后,才是心灵得到慰藉。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书籍让人获得一片安宁与平静。
问题三:你最喜欢(乐于推荐)的一本书是什么?
《科学外史》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江城》
《天空的另一半》
《国富论》
《时间简史》
……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本不同的书或故事。
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