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2021-09-27 18:38

9月27至28日,由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学会、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行业协会等共同主办的“城市群饮用水安全保障与科学输配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首届论坛”在深圳召开。副市长张华、粤海控股董事长侯外林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香港水务署署长卢国华通过视频形式出席并致辞。

本届论坛旨在推进行业资源深度融合,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从学术和行业视角探讨城市群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水务科技研究,从推动水资源安全技术创新发展出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张华在开幕式上表示,科学治水用水,是深圳市经济社会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水务工作高度重视,已建成东深、东江两条境外引水干线和17条市内输水支线,基本形成了“长藤结瓜、覆盖各区、分区调蓄、互联互通”的水资源供水保障系统。在深圳市水务事业发展过程中,粤海集团功不可没,粤海负责建设运营的东深供水工程以及在建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为数千万人民提供优质水源,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进入新时代,深圳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希望首届大湾区水安全论坛以此为契机,海纳百川、凝心聚力,共谋大湾区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侯外林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加强水安全保障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粤海集团已连续50多年稳定运营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的东深供水工程,近年来更是启动了事关大湾区饮水安全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大动脉”国家级工程,同时致力于农村集中供水、城乡污水处理等“毛细血管”民生工程,为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紧缺问题、科学构建大湾区水网格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展望未来,粤海集团将以融入“双区”建设、服务湾区发展、造福湾区人民为己任,提供改善水环境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建设美丽湾区、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作出粤海贡献。

首届论坛紧密围绕“城市群饮用水安全保障与科学输配”的主题,采用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圆桌对话、优秀论文成果展示、水务技术产品展览相结合等形式,深度探讨城市群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科学输配等行业关注热点,深入开展了学术交流、政策研讨、产品技术成果展示和产业合作。

多名院士齐聚于此,共同解读城市水安全保障与科学输配“密码”,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

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远以“黄淮海流域城市集群的跨流域水资源输配—南水北调”为题做特邀报告,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调水规模与工程布局、工程建设、关键科学技术以及工程运营和效益等方面,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工程从规划、建设、运营到发挥综合效益的情况,以及东中线工程在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粤海水务、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杰在“流域水环境恢复和城市群水系统健康循环”主题特邀报告中指出,要想同时解决构成现代水危机的两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需要以流域为地理单元,统筹考虑社会用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互动关系,把城镇群、农业、畜禽养殖业等方面的水事活动统一于流域之中,以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建立流域和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的理论与方略体系,并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相对应,实现在流域社会用水健康循环。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军院士以“碳中和愿景下城市群饮用水面临的挑战与安全保障对策”为主题,分析了我国城镇饮用水安全面临的微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副产物等挑战,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对水质的影响,以及地表水水源存在问题。他指出,保障饮用水安全,要加强包括多功能绿色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高级氧化及与生物组合深度处理技术多种技术保障,同时强化供水管网区块化改造和智能化供水,降低管网水龄和管网漏失,减少停水和水量突变,同时要创新二次供水的服务模式,将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综合调动各方积极性。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复明院士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管线日趋密集、错综复杂,在运营多年后会出现管道破裂或发生结构性损坏,甚至发生穿孔或泄露事故等工程难题,介绍了无需对路面和地面进行破坏的非开挖技术在管线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共享平台建设,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难题。

美国工程院院士、莱斯大学教授Pedro Alvarez 在视频报告中以当前水资源匮乏、水体净化消耗大量能源等背景为切入点,强调面向低能耗、低成本的水净化需求、开发新型纳米技术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他介绍,通过调控材料尺寸、形貌和化学结构,工程化的纳米材料(ENMs)可以提供优越的催化、吸附、光学、电学和/或抗菌性能,为新一代水处理技术开发提供多功能平台。

此外,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学者,国际水协会、美国加州雷克伍德市水资源局、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内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家,粤海水务、苏伊士环境集团、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水务企业代表分别进行学术报告,并开展深入研究讨论。上万名来自中、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通过视频直播在线收看了此次论坛,活动反响热烈。

论坛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也于9月27日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由粤海水务与粤港澳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水务企业等共同筹备成立,旨在汇集粤港澳及国内院士、专家资源,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加快水务领域技术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中国水务事业注入蓬勃的创新发展动力。

(原标题《聚焦引领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饮用水安全保障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论坛”在深圳举行》)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