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花的支教日记:早安,桂书!

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谢梦颖 陈琪 文/图
2020-05-19 17:25
摘要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部署,5月11日,深圳边检总站选派10名民警赴广西三江县开展驻村支教活动。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部署,5月11日,深圳边检总站选派10名民警赴广西三江县开展驻村支教活动。民警们将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一方面承担英语、数学等课程教学,缓解当地教育资源薄弱、师资力量紧缺等实际困难,一方面协助开展返贫监测等驻村帮扶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圳湾边检站民警谢梦颖便是其中之一,年仅24岁的她,带着支教梦想,来到了桂书村小学。

谢梦颖给孩子们上课

5月16日,星期六,天气,阴。

这是我来到三江的第一个休息日。

清晨,窗外连绵的远山被大雨过后的云雾包裹,若隐若现地呈现在干净澄澈的天幕中,宛如一幅画家泼墨而就的丹青。忆起这几天我所见到的桂书村,不论清晨,抑或夜晚,不论艳阳,抑或雨后,姿态各有不同,却都美的清逸出尘,又低调隽秀。正在备课的我,趴在窗前,不禁有点恍惚,脑海中一句句掺杂着粤式普通话的“阿SIR”和一声声稚嫩而又热情的“谢老师好”在不停地切换着。而此时远处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却提醒着自己:我已经离开了几百公里之外的三尺验证台,来到了桂书小学的小小讲台。伴着大山里清甜的空气,我的思绪开始飘远……

谢梦颖支教生活的第一堂英语课

从5月13日正式上课至今,三天光阴过去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5月13日——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英语课。哪怕许多年以后再忆起,我想自己依然会为那35分钟而紧张和自豪。都说“万事开头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做足了功课。《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让自己心里更有底,我向其他老师详细了解了这群四年级学生的情况。老师们摇着头告诉我,这群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令他们非常头疼,年轻的女老师根本管不住这群“小猴子”,只能由校长亲自带班,说罢连连叹气,我更是倒吸一口凉气。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竟然就要跟这些“小淘气”们“过招”,心里的忐忑和不安让我迈进教室的脚步都显得不那么轻快。然而,我错了。

“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吗?”

“老师,能给我们再讲一个故事吗?”

“老师,能给我讲讲移民管理警察是干嘛的吗?”

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我感动,感动于这一颗颗单纯的一尘不染的心灵,感动于这一个个大山困不住的理想和抱负。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我人生中第一堂英语课就这么结束了。我对我这次支教生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我要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为他们的人生插上梦的翅膀。

5月14日,下了一天的雨,在雨水滴答声中,我备了一天的课。明天真正开始书本上的学习内容,而我需要准备四个年级的英语课程,整个白天我一直在做课程内容与进度规划:每个单元需要几个课时,每个课时涵盖哪几部分;思考怎么让课堂生动有趣,既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完成学习目标;如何设计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敢开口说英语等等。一切准备就绪时,已是晚上10点。我刚合上笔记本电脑,校长来电告诉:明天要停电一天!我脑子嗡地一声。停电,意味着电脑用不了,PPT用不了,意味着白天的一大半功夫白费了,我需要重新调整备课内容!据说这边一打雷一下雨,就会整天整天的停电断网!窗外冷风呼呼地吹,来不及思考其他,甚至顾不上“怕冷”,我迅速地洗了一个冷水澡(宿舍里没有热水器),满脑子都是如何调整课程。

即便是夏天,大山里的夜却是清冷清冷的。夜里一点半,总算一切准备妥当,可我却睡不着了。窗外的风不停地呼呼咆哮,突然“砰”的一声,不知道大风吹倒了什么,巨大的声响吓得我不由得裹紧了被子。我想起了桂书村的第一夜。因为怕黑,我就一直开着灯(刚来没经验,开灯易招虫子)。灯光下,各式各样的虫子冲锋般地在房间各个角落飞舞,那一夜我只能诚惶诚恐地在虫鸣声中入睡,第二天早上起床,满地都是虫子尸体,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想及此,我不敢开灯,只能战战兢兢地举着小夜灯,从箱子里翻出安全插梢插在门口,重新躺回床上……

5月15日,正式开始上课。我才发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在桂书村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只学了1-10数字的英文单词,他们学习英语起步晚,教育局又一刀切地让他们直接上五年级教材,导致基础比三年级的孩子还薄弱,好在他们愿意去学,很认真,下课还会主动问问题;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显露出他们“小魔王”的特点,我在上面讲课,一部分孩子开始自顾自玩地玩,旁若无人;三年级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强调课堂纪律,有的小男生上课捣乱,随意插嘴,下课又给你送小卡片感谢你,真的让我哭笑不得,不知道该不该生气。

深入接触之后,我才发现当地的老师甚至校长都是多么不容易。相比于我们一周十几节的课,他们的课程表几乎排满了,每天要从上午第一节课上到下午最后一节,办公桌上堆满了学生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备课,处理教务,家访甚至还给他们分配了扶贫工作。我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在工作时间停下来休息过,也深刻认识到师资力量的匮乏才是教育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三江的工作和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于我而言是另一种人生体验。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和当地的老师去附近采买,一路上遇到劳作一天的村民都会和我们打招呼,邀请我们去他们家打油茶。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已经熟透了,随处可摘。村民们生活所需的蔬菜粮食基本都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购。这也正是城市里所追求的真正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物。相较于城市的繁华喧嚣,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桃花源吧。

窗外的鸡鸣声将我的思绪从远处拉回。

早安。桂书。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谢梦颖 陈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