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贸易到绿色投资再到绿色基础设施,三年多来,中国正在致力于建设一条“绿色丝绸之路”。读特记者在论坛开幕后专访了多位国际组织领导人,他们的共识昭示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一致,而瞄准低碳先锋城市的深圳早已为他们熟知,几位领导人期冀深圳在绿色增长领域为沿线城市提供更多解决方案,真正让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城市经济智慧增长的新路径。
“绿色丝路”的新启迪
(全球绿色发展署署长弗兰克·莱博曼视频(中文翻译):深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有特别的担当,尤其是在中国提出将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绿色城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出现,深圳在降低能耗、减少碳足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领域引领新趋势。)
全球绿色发展署署长弗兰克·莱博曼。
全球绿色发展署署长弗兰克·莱博曼出席论坛开幕式后接受读特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理念进行推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领域的创新可以给“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提供了更多新启迪。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博士十分赞赏“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丝路精神,联合国人居署肩负着制订全球规范性指南和向成员国提供协助的双重任务,今后将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更接地气的城市间合作。
克洛斯透露,联合国人居署即将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推进各领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土地使用管理、城市和国土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特区和边境城镇空间规划、人类社区和住房建设以及城市移民政策等。
“绿色增长”的新典范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和绿色建筑方面都是中国的典范,多次获得C40城市奖项,”尽管没有访问过深圳,但莱博曼却对深圳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成绩如数家珍,他认为深圳在绿色城市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建筑再到绿色交通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可以为沿线城市提供更多绿色解决方案。
(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视频(中文翻译):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尤其是在低碳发展领域,深圳政府在制定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世界自然基金会也非常荣幸可以共同参与到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行动中,我们有更大的“野心”,我们会继续支持深圳以及世界不同城市不断加大在生态建设领域的投资,创造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实施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全球网络,500万成员遍布世界每一大洲,为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工作资源,也形成了作为一个世界NGO的强大网络效应,能够为不同的环境问题带来解决方案,” 兰博蒂尼也非常推崇国家间和城市间合作, 2015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当时,上任刚刚几个月的兰博蒂尼将该备忘录看成其上任后最为重要的一份合作协议,他很欣赏深圳在政府决策层面将社会、经济和环境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并期待携手深圳实现更大的绿色“野心”,在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化程度、创新社会化环保模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领域有新的作为。
“绿色合作”的新平台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环保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3至5年时间,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地,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政策和措施。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很多国家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合作项目生态风险随之增大,在此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国际合作之路如何成为一条通途少走弯路?兰博蒂尼倡导:首先从政府顶层设计层面开始,“一带一路”建设更是要在制度设计方面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气候变化和减少污染等因素、而不是等项目实施后造成了生态问题再去应对。“绿色‘一带一路’必须将绿色生态理念深入到基础设施及项目实施前期的决策和实践中。”兰博蒂尼如是说。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