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城联络员:从“了解深圳”到“理解深圳”的体验之旅

读特记者 孙锦 文/图
2017-05-12 21:10
摘要

自2014年3月深圳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结为友城以来,这座欧洲最古老的“音乐之城”逐渐走入深圳人的视野,作为两地的联络员,保加利亚商业发展协会深圳代表处主任萨宾娃·波波娃一直致力于通过不同场合推介普罗夫迪夫,在她看来,距离中国最近的欧盟城市,悠久的...

 

联络员,顾名思义就是连接双方,在深圳与友城间架设一座座面对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之桥,在5月12日举行的深圳国际友城联络员会议上,来自16座友城的32位联络员以“分享友城工作经验、探讨友城务实合作”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互动,并讲述了他们在为期四天的“体验深圳之旅”中如何从“了解深圳”到“理解深圳”。

引领全球“鹏友”对接中国机遇

尽管有些联络员是首次到访深圳,但却对“文博会”和“高交会”很熟悉,每年组织当地企业家参展在深圳寻觅对接中国市场的机遇,在这里,他们找到前沿技术,更找到商业合作伙伴。“友城工作从最初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深圳以其高科技优势在友城网络中正在扮演引领的重要角色,”第一次到访深圳的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外办主任邓肯·桑德曼认为,深圳为友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一个极佳的平台。

自2014年3月深圳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结为友城以来,这座欧洲最古老的“音乐之城”逐渐走入深圳人的视野,作为两地的联络员,保加利亚商业发展协会深圳代表处主任萨宾娃·波波娃一直致力于通过不同场合推介普罗夫迪夫,在她看来,距离中国最近的欧盟城市,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都是普罗夫迪夫吸引深圳目光的优势,保加利亚对于深圳来说还是一个新兴市场,尤其是保加利亚的“再工业化”需要为传统制造业引进更多前沿科技,通过缔结友城,不仅与深圳本土企业建立了联系,也借助成功“走出去”的深企的了解到更多来自全球的资源和信息。

友城交流的“专业化”探索

目前,深圳已与遍布世界的53个国家(地区)的83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关系。通过构建国际友城企业家俱乐部、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以及友城青年创客交流平台等多元化品牌,深圳逐步形成了以具体项目带动友城交往、以多边平台集聚友城资源的国际友城“生态圈”。

正如市政府副秘书长马伯寅所言,83座友城是深圳一笔非常珍贵的资源,通过此次联络员会议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联络交流机制,让友城网络成为推动城市之间多元化务实合作的平台,为创新友城工作模式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不同于以往的友城高端来访团组,此次参会的都是平日忙碌在友城工作一线的联络员,其中不少是富有友城拓展经验的专业人士。创新型企业考察、体验中国文化抑或是参观文博会……四天密集的体验式访问,联络员们以专业的慧眼迅速捕捉到未来工作的目标。

“通过 ‘一对一’、‘一加N’的双边、多边交流机制,探索彼此合作的契合点,才能让友城工作更加有成效,”曾经供职于美国国际友城协会四年的亚特兰大市政府首席礼宾官泰勒·伍德瑞夫表示,佐治亚理工学院与深圳的合作集聚了两地创新和研发优势,堪称典范,他认为友城工作更多的是通过民间交流例如企业、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国际合作来不断拓展和创新的。

善用“丝路友城”资源拓展民间外交

以“民心相通”为纽带,市外办正在积极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合作模式。根据深圳市“十三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深圳将探索建立民间友好使者工作制度拓展民间外交。

正如“一带一路”倡导的 “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和开放包容的特征,友城联络员相聚沟通,这不仅契合了“民心交流”的愿景,也是借助国际友城网络向更多海外人士推介深圳的最佳实践。“光阳市民通过很多著名企业了解到深圳近年的发展,并寻找到新的合作点,” 光阳市外办主任朴柱珌表示,每一次在深圳与友城大家庭成员相聚都会有新启迪,新思路。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有一条著名的“邓小平大街”,两座城市的心是相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两地在信息通讯、太阳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造了众多合作机遇”,比什凯克外事办主任艾尔努拉·苏拉曼诺娃分析称,比什凯克的终年日照超过300天,被称为“阳光之城”,非常适合开发太阳能,新能源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深圳的强项,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将比什凯克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中亚经贸中心。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