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去杠杆和券商资金池清理强压之下,借灰色通道进入股市的银行资金开始撤离。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某风格激进的小型股份制银行正紧急寻找资金方,将前期参与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的资金置换出来。某大型股份制银行资管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审计机构已陆续进驻各商业银行,重点检查表外理财资金的使用情况。
很多中小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同业拆借扩张资产,但这些银行的资产配置能力很有限,只能通过委外方式去投,很多资金最后都打着擦边球流入二级市场,用于股票配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等。相对而言,这场监管风暴中,投资能力较强的大型商业银行受到冲击远小于中小银行。某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银行的表外资产因监管趋严,近期收益率有所抬升。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二季度金融监管政策集中落地,银行违规资金逐步从股市撤离,资金“抽出”将令二级市场继续维持流动性紧张局面。“从A股资金流向上看,今年5月份以来资金净流出非常明显,其中有三个交易日净流出金额超过200亿元,5月5日沪深股市净流出金额更是达到262.55亿元,机构资金离场避险情绪较强。“上述分析师指出。
5月12日重要财经新闻
一、宏观面
1、委外骤减机构“神伤”,银行去杠杆空间犹存。上海银监局日前陆续进驻辖区内各家银行,重点稽查同业和理财业务。某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银监局本周已进驻其所在行。在如此严厉的监管下,一部分违规的银行委外业务已经退出。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将面临长期压力。除此之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也更加剧烈,甚至出现了公募基金要求银行“先续资金后兑付”的行为。
2、日前,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工作交流会在福建召开。记者对清理整顿情况调查梳理后发现,广东省此次清理整顿的力度较大,但各省之间步调并不一致。
3、当资本市场监管环境迎来了IPO常态化与发审趋严态势的双确立之后,舆论、媒体监督,日渐成为督促IPO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协助监管层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的重要力量。不仅在公司预披露之际,一些已经拿到IPO核准批文,正在IPO发行中的企业,也会因为媒体质疑而暂停IPO发行。
4、近期,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和银行系资管公司扩容均有提速之势。其中,银监会最新批准了7家地方AMC成立,涉及省市为云南、海南、湖北、福建、山东、广西、天津。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40家地方AMC获批成立。其中,有超过10个地区都获批成立了两家或以上的AMC。
5、今年并购重组审核同比减少逾五成,否决率上升。上会46家,其中,25家无条件通过,17家有条件通过,4家被否,否决率为8.7%.
二、中观面
1、A股市场持续震荡走弱,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警报已经拉响。目前,已有勤上股份、*ST德力等公司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质押的部分股权触碰或接近平仓线而停牌。此外,5月以来,两市25家上市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大股东等补充质押股份,其中有多家公司股东多次补充质押。同时,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控股股东等的增持计划,股东大手笔增持背后“力保”股权质押的意图明显,火线增持更是为了火线自救。
2、“五月离场”魔咒失灵,海外股市联袂上涨。海外股票市场一直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以及“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然而近期海外市场主要股指联袂上涨,纷纷创下新高。与此同时,衡量市场波动性的VIX恐慌指数刷新1993年以来低位,市场人士预计波动性较低的情况将至少延续2-3个月。
3、4月中旬以来,市场持续回调,但金融板块表现却出现明显分化。其中,以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股为代表的个股,更是走出一波逆市上涨行情。数据显示,借道沪股通北上的海外资金成为其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4、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80家挂牌公司取消了定增方案,涉及募资金额近160亿元。而根据股转系统官方统计数据,今年前四个月新三板企业合计完成定增1043次,完成募资金额412.86亿元,比去年同期1138次和494.47亿元分别下滑8.35%和16.5%。
5、5月11日是信邦制药披露“誉衡系”入主、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出现变更的首个交易日。与此前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实力派”之后,股价通常表现极为强势不同,信邦制药11日收盘牢牢封于跌停。业内分析认为,除了补跌效应和解禁压力之外,A股公司控股权转让的“市道”在悄然生变。
三、微观面
1、11日,港股通标的——苹果概念股瑞声科技成为港股市场焦点。受沽空机构炮轰公司涉嫌财务造假影响,该股早盘一度下跌逾13%,不过,不同于此前有着类似境况的公司的停牌处理,瑞声科技午后发布澄清公告后,二级市场仍继续正常交易,跌势也未见进一步扩大。
2、市值从700亿跳水至73亿,*ST智慧苦觅突围“智慧”。
编辑 桂桐